7月17日,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在香港宣道国际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国际化与双语学校教育家协会(IBSEA)与国际双语专家教育管理(IBE)联合主办,香港和大湾区的大学院长、知名教授、近30位中小学校长、多国获奖师生及家长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全球青少年中文写作领域的盛事。
历经四年发展,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已成为全球青少年展示中文写作才华、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届之最,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澳门及内地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所学校的学子踊跃参与,充分展现了全球范围内学习中文、热爱创作的热潮持续高涨。
国际化和双语学校教育家协会创始人、大赛总负责人兼秘书长韩伟先生在开幕致辞中对各方支持表示感谢,强调正是参赛学子的才华与努力、家长的支持、教师的耕耘以及评委的专业,铸就了大赛的成功与权威。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主礼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文教育的深远意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思廷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了“立足大湾区,心系大中华,拥抱大世界”的定位和视野。他指出,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拥抱世界至关重要。“我们要学好英文,但中文是我们最根本的传统。”他强调了坚守文化传统与拥抱世界机遇的辩证关系。
香港珠海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署理系主任冯锦荣教授则从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角度,高度评价大赛的意义,并前瞻性地指出:大赛产出的丰富中文创作内容,是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AI)语料库的重要资源,有助于我们在AI时代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文学院教授、院长 单周尧教授对全球青少年的中文学习热忱表示高度赞许,期待深化包括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中文教育交流协作,促进中文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
香港大学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管理委员会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胡国亨教授针对AI带来的挑战,鼓励学子精研语言、涵养心性,在时代变革中稳健前行,保持对中文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本届大赛延续成熟赛制,设置中国内地、港澳台、海外三大赛区,按母语与非母语分组,覆盖中小学,充分体现了包容性与专业公平。经严格评审,最终诞生了全球奖、内地/海外/港澳赛区等多个奖项及大赛获奖者研学奖励,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创作者。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们中文写作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在中文学习和创作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同时,还颁发了优秀评委奖、优秀指导老师奖及优秀组织奖等特别奖项,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中文写作教学的热情,有力推动了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拓展赛事深度与广度,主办方现场宣布与亚洲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资源,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联合国会议、COP30(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国际活动,并联合开发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教育可持续发展(ESD)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学习项目、教师培训、赛事及研学活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的未来人才。
香港公匙基建论坛首席行业应用顾问黄绍文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大赛现在的电子证书已嵌入了全球法人识别码,以后更会升级实现双重核验,确保大赛电子证书真实有效,防止被伪造。
展望未来,大赛组委会宣布第五届赛事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重大升级规划:一是推出“国际中文写作备考线上课程”,为全球修读国际中文课程的学生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文学或语言学习的支持,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写作技巧,稳得高分胸有成竹;二是启动“国际青少年中华文化联校学习计划”,通过全球校际间的交流研学、参观体验、项目制学习及共创等形式,构建深入广泛的中华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网络。
此次升级标志着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将为世界各地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中文、体验中华文化、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舞台,汇聚各方力量,在人工智能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建设迈向新高度。
标题: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在香港成功举行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cj/4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