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就像体外的人体器官,而安装在手机上的应用就像组成细胞。可以说,要过上好的手机生活,我们应该从智能手机应用开始。

然而,现实不如理想。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网上购物、旅游和生活中常用的39款手机应用涉及个人信息权的问题,发布了评估结果。评估发现,超过60%的应用是“不诚实的”,用户在安装时申请了许多敏感权限,但没有提供实际功能。这包括阅读地址簿、电话权、短信权和定位权等私人信息,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新痛点”。

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新的痛点来自哪里?例如,当一些应用程序阅读个人通讯录时,它们会将垃圾邮件推给上面的联系人,这让人们感到不知所措;另一个例子是,当一些应用程序获得麦克风权利时,只要它们捕捉到一些关键词,它们就会推荐相关产品;另一个例子是,当一些应用程序读取相机信息时,它们会在后台被“悄悄地”打开来拍照。等等,当人们使用应用程序时,他们被应用程序“利用”,个人隐私信息和数据权利被一个接一个地检索。可以说,这既不是移动生活的应有面貌,也不是智能算法的应有功能。相反,以精确和服务的名义,用户穿上了“皇帝的新衣”——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但他们是在运行赤裸裸的信息。

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用户无法控制其应用权限的原因不仅是兴趣因素,也是技术霸权。从兴趣的角度来看,许多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争夺用户数据资源,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只要有一个获取私人信息的应用程序,它就会导致人们蜂拥而至,“如果你想要它,我就想要它。”从技术角度来看,用户处于技术弱势地位。无论获取隐私权是否被告知,只要他们想使用这个应用工具,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同意”。更重要的是,他们被要求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获得许可,他们甚至不知道信息在哪里以及谁使用了它。这表明,作为一名用户,在应用许可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别人践踏”。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因为数据时代需要数据安全。越是大数据时代,越少用户成为“透明人”。可以想象,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得的数据资源很难得到妥善保存,更谈不上有效利用、合理利用和合法利用。信息泄露、信息贩运、“大数据杀戮”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得用户的数据焦虑越来越严重。一旦失去最低限度的数据安全性,就很难建立数据信任,最终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用户,还有应用程序、行业甚至现场数据系统。这样,在数据时代,这座建筑只能建在脆弱的基础上。它如何才能稳固和稳定?

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因为数据时代需要数据权限。安全第一,权利第一。数据来自用户,但数据权利不能无条件转移。显然,一些应用程序只是忽略了用户的数据权利,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地滥用平台的数据权利。关键问题不是应用程序能否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权,而是如何获得、通知和使用它。用户数据权利和平台数据权利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它会像双手拉的橡皮筋一样突然断裂,伤到两边。这就要求平台不能任意主张权力,必须事先明确声明;用户不能随意授权,他们必须得到认可和保证;监管者不应该让开发半途而废,而应该在法律和治理层面上逐渐“施压”,并把选择权和安全感还给用户。

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美丽的时代,它改变了生活,但它不能影响生活。面对数据焦虑,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人们控制技术的方式和他们的工具心态。只有这样,手机才不会变成“手雷”。

标题: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