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2字,读完约4分钟

让我们先分享两个案例。

今年,央视“3.15”曝光了一批企业,其中一些指向上市公司后,股权渗透,然后几个上市公司发表紧急声明,说他们只作出了财务投资,在暴露的企业,与一个非常低的持股比例,没有派出董事或参与运作。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家a股公司3月16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的提问,称经过五层深入调查,该公司间接持有A公司2.5股,而B公司仅持有1000多股,总计不到1500股。其中,A公司和B公司都是高科技企业,网络传播有望冲击科技股。显然,投资者希望将a股公司与科技股挂钩,成为科技股的影子股票,以满足投机的需要。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大量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委婉地传达了与当前一些热点概念的联系,其中一些可能是基于对信函补充的考虑,而另一些则是热点。即使它们与概念目标之间存在五个以上的公平水平,它们也试图迫使它们相互接触,这引起了监管当局的密切关注。

以上两个案例是金融投资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果是负面的公众意见,我们必须强调独立性——公司不参与某个企业的运作,也不了解所涉及的事项;如果是积极的期望,往往会强调参与——我们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某个企业,对其未来的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

趋利避害的路径选择决定了金融投资的不同应用场景。事实上,《公司法》和相关财务准则明确规定了金融投资的具体规则和金融投资者的权利义务,金融投资行为不会因为一个陈述或一个回答而发生实质性变化。

一般来说,金融投资的第一股权水平比较接近。无论你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有限合伙人,权利和责任都受到出资额的限制。一旦你达到第二个股本水平,最初的财务投资将很快被稀释,权利和责任也将相应地被稀释。在实践中,一些上市公司毫不犹豫地将其金融投资渗透到第五个股权层面。在这一层面上,上市公司的股权被稀释了,甚至作为早期主要投资者的金融投资者也不能影响第五层被投资企业的人员或经营。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为什么变成了舆论工具?

因此,一级股权(子公司)和二级股权(孙子公司)对上市公司有直接影响。将这两个股权级别搁置一边,强行将上市公司与热门公司挂钩,显然是不公平的。今年以来,a股创造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上市公司炮制了自己的概念,或者市场迫使热点的概念从上市公司中扣除。综上所述,利用股权层级进行人为匹配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为什么变成了舆论工具?

基于此,当“3.15”曝光一系列企业时,个别上市公司出面澄清在逻辑上是可靠的,毕竟这不是直接的母子关系。然而,市场可能不同意这一逻辑,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仍处于压力之下。同样,无论上市公司如何在互动平台上提示风险,都很难真正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上述情况清楚地表明,间接持股总额不超过1500股的两家公司的上市公司可能更倾向于理解该上市公司与科技板块的热门公司有关,而不是与两家公司几乎没有关系的极低持股比例的公司。选择性地接收、消化和传播信息一直是短期投机者的基本逻辑,也是上市公司各种风险预警往往以结果形式出现的重要原因。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为什么变成了舆论工具?

什么时候会逆转?当市场风向改变时。例如,一旦某个概念不再是热点,甚至在未来遭受挫折,投资者可能不会主动在互动平台上查询其相关性,上市公司可能会刻意回避与该概念的潜在联系或直接否认。例如,私立幼儿园曾经是一个流行的概念,但事件发生后,相关上市公司的态度变化非常明显和迅速。

众所周知,金融投资非常严格,短期内不会给上市公司造成财务损益,但短期内会对市场价值或声誉产生重大影响,客观上为一些上市公司创造了投机空空间,这种投机行为深入人心,短期内可能难以撼动。

标题:证券时报: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为什么变成了舆论工具?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