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0字,读完约4分钟

虽然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没有曝光,但“714高炮”等短期高息网上贷款,主要期限为7天或14天,年化利率超过1000%,且往往涉及暴力催收,在业内受到了深刻批评——暗箱操作,血本无归。毫无疑问,这种“嗜血的”超高利息贷款应该予以打击和调查。

作者有一个农村朋友的儿子,初中文化,20多岁,在浙江某个地方工作。不久前,他利用各种网上贷款平台,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借了20多万元用于“地下赌博”,他失去了一切。目前,这些贷款的总本金和利息已经超过30万元,这使得整个家庭承担了高额债务。对于一个月工资只有3000到4000元的初中毕业生来说,这些网络平台实际上借给他近10万元。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定义这些所谓的消费者贷款平台的贷款门槛,以及什么是风险控制?这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原本富裕的朋友的家人每天都被各种讨债公司追逐。

“714高炮”背后:个人获取现金贷的渠道还是太多了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金融活动中,我们都陷入其中。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激烈,这本身就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智能数字设备对个人生活、在线个人行为、在线行为数据化和数据追踪金融化的高渗透率意味着人们在网上冲浪,流量就是金融。

需要看到的是,这是基于风险定价的金融资源,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配置解决了某些人群的合理融资需求。然而,随着流动金融的快速实现,各种基于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贷款援助产品应运而生,进入壁垒大大降低。应用市场充满了信用卡补偿和现金贷款等平台。个人获得现金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渠道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名副其实的分流超市和未曝光的金融技术平台存在的合理性——个人贷款平台饱和,流量稀少,需要中介机构对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嫁接和配置。因此,连接乙端和丙端贷款超市的桥梁作用明显。近年来,已经有近1000个或更多这样的平台。那么,金融资源配置的风险定价机制是否失衡?至少在个人消费信贷领域,没有。

“714高炮”背后:个人获取现金贷的渠道还是太多了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麒麟去年有一份详细的数据显示,消费金融的兴起和金融机构资本成本的上升几乎是同步的。在他看来,各种消费金融服务产品的出现可以理解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机构综合考虑风险、流动性和收益后的选择。

同样,贷款机构的合理存在也恰恰反映了互联网零售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本质。但是,和任何中介行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类似平台的增加,集中化的趋势也在出现,客户集中在实力最强的平台上。在竞争对手中,强者永远是强者,考虑到行业标准化和社会风险等诸多因素,行业参与者从不均衡竞争走向巨大竞争将是一种趋势。

“714高炮”背后:个人获取现金贷的渠道还是太多了

如果监管变得更加严格,行业重组的影响预计将加剧。这一市场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互联网部门的几大金融技术平台,实力雄厚的授权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荣360等上市技术平台,可能会出现新的竞争格局。从网上借贷等互金平台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规模大、实力强、自我纠错能力强、声誉风险成本高的主平台将在严格监管中赢得市场选择,进而脱颖而出。

“714高炮”背后:个人获取现金贷的渠道还是太多了

在鼓励消费升级和金融普遍化的背景下,中国居民的消费信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9年1月底,居民短期消费贷款规模已达到8.66万亿元,是过去三年的两倍。去年10月,国务院下发文件,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居民杠杆水平保持合理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然而,应当指出,在消费信贷领域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准入设计、反馈改进和风险控制方面,在机构一级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标题:“714高炮”背后:个人获取现金贷的渠道还是太多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