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6字,读完约8分钟

总之,在香港申请保险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关政策也会越来越严格。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生活实际上都“符合国际标准”。对每个人来说,拥有自己专属的海外金融资产也是一种必要的金融需求。因此,配置保障性海外金融资产的“正当需要”不会改变。

作者:学者、财经作家、财经网站专栏作家孙

近年来,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已成为一种热潮,但这种热潮在过去一年似乎有所放缓。

据新闻报道,2018年前三季度,在香港投保的内地居民保费下降15.8%,新增单笔保费收入为341亿港元。于2016年及2017年,每年保费收入分别为727亿港元及508亿港元。2018年,赴港投保的人数和金额均有所下降。

这是因为保险在香港不受欢迎吗?还是因为内地投保人数饱和,所以购买香港保险的人数减少了?

事实上,上述两个答案都不是内地人士在港申请保险人数减少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监管当局为内地人在海外配置资产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障碍,人为设置的“关卡”数量给有意投保的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所有人民币资产都是同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让我们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近年来有这么多内地人去香港购买保险?内地不是有各种各样的保险和理财产品吗?为什么这些人不在内地购买相应的金融产品,而去香港做这个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大陆人最担心的一件事,那就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财富没有安全感。

回顾过去的2018年,人们最大的感受是几乎所有以人民币结算的资产都处于亏损状态。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到基金,他们基本上都是少赚多赔,更不用说p2p和比特币这样的投资平台了。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报告统计,从2010年到2017年,全球央行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政策确保了资产价格普遍上涨。随着过去18个月左右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从量化宽松(qe)的顶峰转变为量化紧缩(qt)。这使得资产处于下降趋势,波动性大大增加。

换句话说,央行的货币政策比实体经济的增长更能直接影响各种资产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世界已进入低利率的“经济泡沫时期”。实体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经济基本上是由债务和额外货币驱动的。新货币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过去十年的资产泡沫。

在世界五大印刷机中,中国的m2增速最快,因此中国的资产溢价非常严重。最明显的表现是房价飙升。现在,随着“禁止住房投机”政策的实施和银行的收缩,住房市场在未来将呈现长期的横向趋势。

没有房价的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的中国经济将缺乏增长动力,股票和证券市场也不会表现良好。

去年,一些中国投资者被迫进入p2p和比特币等新市场,因为传统投资市场无法带来好处。结果,网上借贷平台的各种违约和比特币的崩溃已经到来。

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手里拿着人民币的焦虑远远大于安全感。

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实际上买的是什么?

你如何将焦虑转化为安全感?许多人的想法是配置海外资产,用更有价值的美元资产取代他们的人民币资产。能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的最近的地方是香港。

人们可以在香港购买的美元资产类型主要是股票、基金和保险。在这三种资产中,保险是收入最稳定、风险最小的一种。

多年来,内地的朋友已经厌倦了中国的股市和内地各种不可靠的理财产品。因此,他们选择了彼此接近的香港,把他们的一部分财富放在了具有更好的法律精神和良好信誉的香港。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球资产配置”。事实上,确切地说,这也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定义“篮子”的标准是不同货币的资产。

无论你持有的是房地产、股票、基金还是债券,只要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它们都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些资产必须承担人民币本身的风险。

与贬值非常迅速的人民币相比,美元的贬值显然要慢得多。此外,去年,美元和美国债务是全球少数几个正回报资产类别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冬天不会过去。当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最具“温度”的资产仍然是美元资产。毕竟,支撑一个国家货币的最重要因素是它的实际经济实力。

让手头的资产过快贬值只是一个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美元的实际需求也在增加。例如,孩子的出国留学和海外生活(包括医疗、储蓄和日常开支)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美元。

这些特定需求都需要储备长期美元资产,因此在必要时不可能硬塞购买美元。我们不要说将来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成本会增加多少,也不要说香港保险单本身有多少股息收入。从使用资金的便利性来看,它已经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了。

你知道,当你急需一美元甚至是“救命钱”的时候,如果你因为购汇政策的种种限制而不能及时拿到钱,你一定会有想哭甚至死亡的心情。但孩子们上学、治病、储备退休基金等。这些事情哪个不紧急?

说实话,近年来有不少人来港配置海外资产,目的是在买入美元的窗口关闭之前,及早做好准备,作出长远的未来规划,以免日后在资金方面陷入被动。

说白了,内地人来香港买保险,是给自己买一种安全感,让家人在将来需要用美元的时候可以慢慢来。

为何要阻止内地人来港安排保险?

然后问题来了。为何前几年阻碍较少的“赴港保险”越来越麻烦、越来越困难,人为设置的障碍越来越多?

答案也很简单。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人民币资产的风险。每个人都开始计划用各种形式的美元资产取代他们的人民币资产。如果监管当局不限制这一趋势,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将迅速减少,以美元为主要储备的人民币将进一步贬值。

因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银行开始对人们购买外汇实行各种限制,特别是那些较大面额的外汇。

众所周知,中国公民每人每年购买的外汇金额为5万美元。但是这个数量实际上是一个理论数字。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0617亿美元。如果中国约有6000万人同时购买外汇并用完自己的购汇额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立即归零,整个金融体系将完全瘫痪。

不要以为有太多千万人。中国是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国家。在稍大一点的城市里,总有几千万人,人们喜欢匆忙做事。因此,如果大量的人去购买外汇,肯定会直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50,000美元”的限额不能有效地限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除了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必要用各种方法来限制人们兑换外汇。问题的关键不是“五万美元”,而是个人在购汇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导致无法购汇。

如果买不到外汇,就意味着在香港买不到保险和任何金融产品。

在香港,由于内地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内地人在香港开户越来越困难。如果香港不引入持牌财富管理公司和担保人,就很难顺利开户。如果没有账户,兑换资金会很不方便。单就保险而言,由于缺乏海外账户,支付保费和提取赔偿将变得非常不方便。

从内地到香港,各种不方便因素不断累积,自然会影响一些“怕麻烦”的人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意愿。

总之,在香港申请保险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关政策也会越来越严格。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生活实际上都“符合国际标准”。对每个人来说,拥有自己专属的海外金融资产也是一种必要的金融需求。因此,配置保障性海外金融资产的“正当需要”不会改变。

由于在香港申请保险存在许多技术问题,香港的专业理财顾问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无缝对接”,帮助清除各种“障碍”,实现内地朋友配置海外美元资产的愿望。

这篇文章转载自《集观天下》。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孙骁骥:所有人民币资产都是同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