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农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三农”工作的总体规划,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体出发点。在这个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上,要做好三大关系。

首先是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振兴的关系。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目前,我国居民人口的城市化率为57.4%,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为41.2%,仍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在新型城镇化完成之前,中国仍处于“以减少农民致富”的阶段。仍有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和高素质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一些资源要素仍将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给农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带来巨大挑战。农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的振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因此,要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振兴战略的关系,避免“抢人”战争给两者带来“意外伤害”。一方面,有必要支持合格和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找到工作和创业,定居并充分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培养一批愿意从事农业并在农村扎根的专业农民,吸引那些走出去的人。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时,引导科技人才和工商企业家下乡整合农村要素资源,推动形成相互促进、城乡互补、综合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黄汉权:在“振兴”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第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农业发展不足是最大的不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缺点。毫无疑问,政府应该在促进农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指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农村振兴战略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二是按照干部配置优先、要素配置优先、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配置。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同时,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坚持市场主导和农民主体。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要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价格指挥棒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和城乡产业融合。同时,在传统上由政府和村集体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我们将积极探索引入ppp等模式,形成一条可持续的通过市场化促进农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黄汉权:在“振兴”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第三,短期结果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农村振兴涉及面广,需要长期努力,所以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从短期来看,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入手,加快解决水、电、卫生、燃气、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让广大农民尽快获得实惠、幸福和成就感,调动他们振兴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长期来看,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构建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农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激发各方参与农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携手并进,稳步推进,不断积累小赢大赢,最终实现农村全面振兴。

黄汉权:在“振兴”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作者:黄汉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标题:黄汉权:在“振兴”中处理好三大关系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