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9字,读完约5分钟

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决定了金融服务振兴农村战略的成败。如果金融改革的服务方向发生偏离,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将不可避免地走弯路,甚至导致整个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的失败。

作者:凯威财经(凯威财经)作者:莫凯威

最近,为了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农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第二部分提出了“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完善适合农村振兴和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等具体内容。这一部分是《指导意见》的核心,也是最需要把握的关键内容。

因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决定了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的成败;如果金融改革的服务方向出现偏差,农村振兴战略将不可避免地走弯路,甚至导致整个农村金融服务战略的失败。

组织体系是适合农村振兴战略的良好金融服务,是金融助推器,能事半功倍,为虎添翼;即使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方向正确,如果没有合适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金融机构将无法启动,陷入盲目和被动的状态,这将最终使金融服务农村振兴战略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然而,尽管金融服务振兴农村的战略意义如此重大,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一系列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服务效率不高,金融服务协同不足。在服务农村振兴战略中,金融服务配置不足。信贷管理机制过于僵化,难以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现代金融服务;

金融技术化程度低,移动支付、网上小额贷款、刷脸和生物识别等远程核技术相对缺乏,使得大量农村居民过于依赖实体网点,影响了金融服务的渗透;特别是,每个金融部门“各行其是”,导致权力分散,无法显示金融服务的规模效应。

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振兴战略缺乏针对性,农村金融抑制严重,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金融扶贫没有明显的金融聚集效应。

随着农村“空心型”现象的加剧,金融服务发生了新的变化,现有的金融服务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由于信贷供求不相容,难以找到合适的农业信贷项目,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充足有效的抵押品,导致借贷现象日益困难,导致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的形成

第三,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风险和法律指导,农民的金融知识普遍较低,这使得大量农村居民不仅缺乏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还导致农村居民信用意识较差,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信用环境普遍较差;此外,“三农”贷款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使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产生恐惧和担忧,使金融机构服务农村振兴的战略停滞不前,效果不明显。

莫开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应把准方向和完善体系

第四,风险机制不完善。例如,没有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来充分服务于农村振兴战略。例如,没有专门的信用风险准备金和坏账损失基金,也没有专门的保险业务。财政投入不足,使得金融部门对服务农村振兴战略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不仅是服务农村振兴战略的共同参与者和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这是一种典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了使农村金融服务振兴战略行之有效,有必要将所有参与金融机构的手指紧握成拳,从而产生更大的金融“催化”效率。

目前,应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互匹配,通过建立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做好相互间的整合与协调。即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主动“率先”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特色服务产品,提升信用美德;

以发展为导向、以政策为导向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大型农村工业项目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不与当地中小金融机构竞争项目,不推卸责任,确保微利运营,为重大农村振兴农业产业项目融资提供便利;

农业银行(601288)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分工体系和机制,确保县域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积极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程,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信贷普及率,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繁荣。

邮政银行坚持零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以小额贷款和零售金融服务为重点,突出农民、新商业实体、中小企业、档案卡贫困户等小微包容性领域的金融服务,为农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建立激励和优惠的财税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消除金融机构为农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后顾之忧。

财政出资或银行共同出资将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部分农业产业项目的税费,对新兴农业产业项目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并为农村战略信贷提供全面的保险覆盖,使金融机构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农村振兴战略。

本文转载自《凯威谈财经》。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莫开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应把准方向和完善体系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