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年伊始,监管部门相继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巨额行政罚款接踵而至。我原以为经过去年整整一年的整改,强监管的效果会有所减弱,但没想到2018年,强监管和混沌控制将进入2.0的升级时代。

当市场看到监管当局在去杠杆化和管理影子银行方面的铁腕态度时,金融业的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有趣的是,如果你在百度上输入“金融农民工”这个词,第一个出现的搜索提示是“金融农民工要辛苦生活三年”,这说明这个词的搜索频率很高。

人们之所以认为未来三年将是金融从业者的艰难时期,是因为根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未来三年要打好“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三场硬仗,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风险。因此,未来三年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时间窗口,相应地,严格监管也将是未来三年的“主旋律”。

有了这种理解逻辑,强监管周期的制定得到了金融从业者的广泛认可。记者身边的许多金融机构朋友认为,在未来三年的强有力监管下,金融从业人员很适合利用这个机会谈恋爱、结婚生子,并以“佛教部”的工作作为回报,不求政绩,但求保住饭碗。

然而,上述态度似乎是一种安全做生意的自白,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心理预期,即监管只是一阵风。既然市场说这一轮是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周期,这个周期是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毕竟,根据以往的经验,金融监管的方式已经由紧转松,市场期望只要维持三年,监管态度便可以再次放松,金融业便会再次迎来“繁荣”。

证券时报:跳出监管周期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套路

市场之所以有监管周期的概念,与金融监管多年来没有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有关。在这种常规下,当监管环境放松时,行业的发展就被过分强调了。各类金融机构通过监管套利任意增加杠杆和套汇,资金在金融体系中自娱自乐,制造虚假繁荣;一旦监管环境收紧,就会出现监管竞争的趋势,行政罚款的数量和规模将大幅增加。

证券时报:跳出监管周期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套路

虽然本轮强有力的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金融去杠杆化,但我们应该借此机会跳出常规的监管周期,建立有效监管的长效机制。市场不应再有强烈监管的幻想。这不仅取决于监管制度和政策的及时更新和完善,还取决于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实,这就要求始终坚持用尺子执行标准,打破监管的冲动和惯性,始终收紧金融监管体系的牢笼,这才是Return“监管即监管”的真正由来。

标题:证券时报:跳出监管周期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套路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