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58字,读完约10分钟

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都被钢筋混凝土锁住了,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中国消费领域的增长一直不温不火,但近年来增速开始明显下降,以前是10%以上,现在已经低于10%。

作者:刘维明,原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

几天前,几个网友递给我一篇文章。让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话题太引人注目,我破例看了看。

文章指出,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公布的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173.99万亿元,而美国的m2余额为13.92万亿美元,欧元区的m2余额为11.28万亿欧元,合起来大约相当于27.66万亿美元,比中国的27.67万亿美元少0.01万亿美元。

文章还列出了2007年至今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五大经济体的m2增长。当然,速度和规模在中国是第一的。文章的潜台词是,中国的货币过度支出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这也是中国房价飙升、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高企的原因。

读完之后,我想给作者发一句话——请不要出来让自己难堪!

如果任何金融巨头也转发或引用这篇文章或有类似的观点,我建议大家立即取消他们的关注,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是专业的金融专业人士。

m2这个词近年来非常流行,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一个货币供应指标。

一般来说,m0到m3是用来根据世界货币的属性和范围来划分货币供应量的,世界各国的统计口径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

M0是流通中的现金,例如,你拿的纸币和硬币就属于这一类。

M1等于m0加上可交易存款,如企业的活期存款、支票存款和信用卡存款,当你购买消费商品时,这些存款可以立即支付。

M2是m1加上非交易存款,如居民储蓄存款和公司、企业和机构的定期存款,这些存款不能立即取出用于消费支付。

M3是m2加上其他货币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金融票据、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你只需要记住数字越大,它包含的范围就越大,所以m2大于m1和m0。

由于不同国家的金融形势不同,货币体系和中央银行体系不同,M的统计标准和口径也不同。

中国和美国的m2统计有很大差异。

美国的M2包括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低于10万美元)和零售货币市场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超过10万美元的人不计算在内。

中国的m2包括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和证券公司的客户存款。

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军队、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定期存款。仅这个数字就与美国的m2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企业和机构的存款是最大的,而美国只是排除了这个存款。

简单地说,中国的m2包括所有存款,包括个人存款和公司存款、人民币存款和外汇存款。

美国的M2不包括1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和外汇存款。

这导致了中国和美国m2数据的巨大差异

如果美国的m2是按照与中国相同的统计口径计算的,那么它至少应该与目前的数据相差10万亿到20万亿,m3还没有计算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m2的绝对数量及其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超过另一个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中国的m2不是吗?应该说,它确实不低。

这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即中国的m2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M2有大量存款,其中最大部分是企业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这些定期存款是怎么来的?

其中大部分是所谓的衍生存款,即企业从一家银行贷款后,将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将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企业可以用这些存款作为抵押,然后去银行申请贷款。这些贷款存在于第三家银行,衍生存款形成并可用于抵押贷款...

不断循环,最高可达十级,即企业通过银行的借贷周期扩大杠杆。

我们也可以通过另一个数据来观察这种扩张的倍数,即货币乘数,在中国约为5.65倍,在美国约为4.15倍。

中国m2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企业向银行借款产生的,即企业负债。

企业负债是由业务需求和投资需求引起的。

事实上,在实际应用中,m2经常被用来观察投资领域是过热还是过冷——如果m2与m1的比例过高,就意味着过度投资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如果太低,就意味着投资需求疲软,需要刺激。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负债情况来衡量相关领域的货币供应量情况。

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美两国的融资结构不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同,中国企业的负债更多地来自银行贷款,即所谓的间接融资,而美国和欧洲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负债则来自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

债券融资类似于中国的信用,属于债权。

目前美国债券市场总规模为498311016亿美元,相当于318919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总规模为523,180.52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50万亿美元的债券规模是中国52万亿人民币债券的6.09倍。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口径来计算,是不是美国比中国超支得多?

因此,货币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我们需要非常深入和仔细地分析它。

那么,用什么数据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货币存量是大还是小呢?

如果按照以前的思路,大部分货币供给来自于投资需求的负债,那么用国债与gdp的比率来衡量这种水相对更为科学,因为这可以反映债务与现金流之间的关系。

美国的总债务——政府、非金融企业和家庭——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0%至300%。

在中国,这个数字约为256%,接近280%(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

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几乎一样好,经济增长率非常重要。

一些官员和业内一些专业人士认为,通胀水平可以通过观察cpi,尤其是核心价格水平来确定。如果我们这样看,中国目前的低点只有1.8,与美国持平。通货膨胀似乎很低。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个人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领域不是实体经济的实物消费,而是资本货物,而重要的当然是住房。

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在cpi中记录房地产价格,这显然掩盖了实际价格水平。

当物质生活不发达时,房子不再是投资产品,而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大宗消费品。

而且,这种商品在我们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忽视资本商品在货币供给中的通货膨胀和总体通货膨胀是非常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有迷惑人的嫌疑。

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消费价格、工资收入和房价的上涨来衡量这种变化的结果。

先看看美国:

1980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基数是76.9,现在是328,这意味着消费价格上涨了约3.5倍;

80年来,非农业工人的工资是每小时6.57美元,现在是22.59美元,增长了3.43倍;

工资增长略微落后于消费价格增长,但差别不大。

这房子不一样。

1980年,美国一套新房子的平均售价是62,600美元,但现在是328,000美元(换句话说,把它换成人民币太便宜了,也就是说不到200万人民币),增长了5.24倍!这一增长率远远高于工资和消费价格的增长率,反映了房屋等资本货物的严重通货膨胀。

再看看中国:

中国的长期可用数据少且不可靠,截取一个相对可靠的数据进行观察-

2003年,cpi基数是433,现在是627,也就是说,物价水平在15年里增长了69%。这个数字不高,可以说是比较温和,但是我觉得和每个人的真实感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反正是比较低的。

2003年平均工资为14,040元,现在为68,993元,工资水平提高了4.9倍。

2003年,我举了一个非常确切的例子,这个数字我非常清楚——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的房子可以作为北京房价的风向标。当时,中档房子的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7800元,现在是12万到15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5年里,实际价格上涨了不到百分之,工资收入上涨了近五倍,而房价至少上涨了15倍!

这只是2003年至今的统计数据。如果我们相信,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实际价格上涨会更高,工资增长和实际价格之间的差距会缩小,而房价相对于两者的涨幅会相当大,即剪刀差会令人震惊!

换句话说,从2003年到现在的15年里,中国经济在实体经济中发展非常缓慢,而资本商品住宅发展非常迅速。

因为在此期间,我们都从事房地产和基本建设,企业借款和银行信贷大部分都投资于基本建设房地产。

经济过分依赖这两个领域,我们的收入来源当然将来自这两个领域。

然而,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都被钢筋混凝土锁住了,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中国消费领域的增长一直不温不火,但近年来增速开始明显下降,以前是10%以上,现在已经低于10%。

如果你已经还清了抵押贷款,你怎么能再花一次呢?

因此,消费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正在上升,因为制造业、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增长率都在下降,而消费部门的比重是被动上升而不是主动上升。

因此,对中国而言,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均衡、货币供应量在某些领域过度集中、杠杆率过高和金融风险集中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一两年中,管理层一再强调金融风险、去杠杆化、严格监管、重组和抑制资产泡沫...

因此,中国的经济领域、金融领域和货币领域并非没有问题。应该说还有很多问题。

因此,货币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力度,财政政策也应该有一定的力度。因此,去杠杆化肯定会继续。

在经济实现平稳过渡和软着陆之前,我相信不会有特别大的政策变化,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在期待放水来稳定经济,但我不这么认为。

更多的违约甚至破产清算将继续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虚拟经济向现实经济的转变,引导社会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否则,将无法挽回地遇见我们!

本文摘自《刘维明的小额信贷》。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刘维明:中国M2超美欧之和?别再丢人现眼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