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5字,读完约3分钟

5月2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第11次访华的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中德应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中欧关系的领导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者。这应该是下一阶段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双边关系的方向。默克尔表示,德中关系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德国愿抓住中国深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扩大德中贸易和投资合作,扩大人文交流。

人民日报评论:新时代中德关系的“智慧源泉”

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所言:“无数先贤、博大精深的哲学和丰富的文学艺术是双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合作。”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是这种“智慧之源”,将推动中德关系在新时期走向稳定和深远。

不久前,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并表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斗争,建设伟大的工程,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伟大的梦想。用马克思主义滋润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将有助于中德观察、解读和引领时代,进而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评论:新时代中德关系的“智慧源泉”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是因为它植根于历史,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首批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领导人之一,默克尔积极推动“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衔接,强化了“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用丝绸之路滋润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将有助于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即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

人民日报评论:新时代中德关系的“智慧源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和谐文化”,充分展示了开放精神和包容情怀。2017年初,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向世界体系阐述了这一理念。德国出生的经济学家、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主席施瓦布(Schwab)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并将今年年会的主题定义为“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构建共同的命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滋养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将有助于中德两国秉持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携手“为世界求同”。

人民日报评论:新时代中德关系的“智慧源泉”

历史上,中国和德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在新的时代,中德关系必将在战略对接和文明互鉴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是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合作中心主任)

标题:人民日报评论:新时代中德关系的“智慧源泉”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