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2字,读完约2分钟

央行近日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按照大家关注个人房贷数据的惯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分析。不出所料,个人抵押贷款的规模继续下降。然而,“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安居乐业”的愿景需要贷款来支持。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笔者认为有必要拓宽或创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渠道。

截至今年3月底,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去年年底低2.2个百分点。在“无房炒房”定位的影响下,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措施收紧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支付规模。

央行在报告中提到,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3月底,85个城市的373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通过了贷款审批,872.1亿元按期发放,收回贷款本金793.1亿元。

国家政策是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渠道担保应包括拓展个人抵押贷款渠道。

众所周知,虽然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严格控制房价,但普通家庭如果想购买或改善住房,需要从银行获得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然而,随着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需要贷款的购房者已经感受到了申请个人贷款的困难。

如何解决普通居民支付高房价的矛盾?这就要求拓宽或创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渠道。例如,在前几年讨论的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建立住房银行,不仅可以保持和增加公积金的价值,而且可以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信贷支持,或者直系亲属使用公积金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贷款额,或者根据不同地区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中留出一定比例,解决有需要的居民的信贷需求,改善住房等。

媒体:个人房贷供给渠道需要创新

2017年,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为55.1%,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增长率略低于2012年至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0.1个百分点。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主要反映抵押贷款情况。总的来说,目前家庭部门的杠杆率不高。

高房价的现实存在,普通居民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景也存在,抵押贷款是他们之间的润滑剂。各有关方面应开动脑筋(上述措施只是吸引有价值的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或创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渠道。

标题:媒体:个人房贷供给渠道需要创新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