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3字,读完约3分钟

人们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寄予厚望。许多专家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应该有序、逐步深化。今后,中国监管当局将借鉴国际经验,同时引入“情报”和“控制”。

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资产为252万亿元,而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总数为1013家,总资产为3.24万亿元。

“扩大对外开放不是在外部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内发展的主动选择。”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首先,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资产规模而言,中国银行业已经是世界第一。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增长,就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银行业对外开放应“引智”又“引制”

其次,为了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我们还需要扩大开放。金融的核心功能在于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更大的领域和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显著提高了中国银行体系的运行水平。未来,金融机构将不可避免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并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完成资源配置。

另外,目前中国银行业已经从内部改革阶段发展到“走出去”和国际化阶段。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银行要想在国际环境中经营,成为世界上有竞争力的银行,就要求国内环境要有世界竞争规则和标准。因此,有必要创造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市场环境,使中国的银行能够“走出去”,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机构。

外资银行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然而,目前中国银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金融体系。在过去的10年里,中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外资银行。扩大对外开放不会显著改变中国银行的竞争力。

“即使你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也不会对银行业的整体市场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中泰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戴志峰表示,首先,外资银行缺乏针对国内经济环境、金融监管环境和客户需求的有效风险定价机制,明显跟不上国内机构;其次,过去,外资银行可以吸收最优秀的人才,但现在不行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面临着内部管理的“水土不服”。

银行业对外开放应“引智”又“引制”

此外,引进审慎的外资机构也有利于降低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丰富中资银行的资本,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产品技术,还可以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机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引进智力”和“引进制度”得以实现。

标题:银行业对外开放应“引智”又“引制”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