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5字,读完约3分钟

“网络护士”从想象走向现实,这有助于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划定服务范围,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保障体系,明确护士、平台和患者的职责

如今,有了手机,你不仅可以购物和打电话叫车,还可以预约护士上门护理。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互联网加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计划》,并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六省市开展试点。这有望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网络护士”从想象走向现实,有助于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目前,中国有2.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4000万需要长期护理的残疾和半残疾老年人。在过去,腿脚不便的病人和老人去医院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全家人投入战斗,抬着轮椅上下楼梯,并帮助排队登记和支付费用。而且经常去医院,可能只是做简单的护理,处理伤口,换针等。如果护士来照顾病人和他们的家人,负担会大大减轻。对于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和不愿住院的残疾老人,专业的临终关怀还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人民日报:期待“网约护士”带来健康红利

从试点的经验和各方的反应来看,人们对护士的家庭护理有着强烈的需求。北京、上海、成都、Xi等地的一些企业通过手机应用平台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一些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受到广泛欢迎,一些服务项目已被购买数万次。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更值得关注。首先是医疗安全。根据现行规定,医疗服务应在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护理和药学服务应相互协调,以确保服务效果和可控的医疗风险。如果护理服务在家中进行,我们如何从其他医疗服务中获得合作保证以降低风险?其次,如何保证上门护士的人身安全?最后,有经验的护士都在医疗机构执业,所以护士总人数少,工作重。有经验的护士怎样才能摆脱原来繁重的工作,愿意在家提供服务?这些问题有赖于在今后的试点工作中进行探索,及时推广成功的试点经验。

人民日报:期待“网约护士”带来健康红利

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体制、服务模式、服务标准和运行机制”这一工作目标,勾画了“网络签约护士”的未来。试点工作计划的引入回答了以往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让人们放心。例如,服务提供者被定义为已经具有诸如家庭病床和24小时探视等服务模式的实体医疗机构。家庭护理服务仅限于一些低风险、操作简单的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行动不便者,如老年人或残疾人、康复期病人和末期病人。也就是说,护理服务得到实体医疗机构的支持,病人的资格和护士的人身安全都得到支持。划定服务范围,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安全体系,明确护士、平台和患者的职责,有助于构建“防火墙”,堵塞安全漏洞。

人民日报:期待“网约护士”带来健康红利

就今后的配套措施而言,仍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划分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目前,有经验的护士供不应求。二级医院或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是上门服务的主体,是就近服务患者的主力军。调动他们上门服务的积极性,需要注册医疗机构的保证和支持。同时,要明确服务水平,市场要调整价格机制,保护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应采取防范措施,创新管理方法,引领新业务形式的发展,让互联网为人们的健康带来贴心的关怀服务。

标题:人民日报:期待“网约护士”带来健康红利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