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03字,读完约16分钟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江苏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路径的创新和探索,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回顾江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大特色和亮点。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江苏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路径的创新和探索,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首先,江苏的县域经济优势尚未转化为省域经济的整体优势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24个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9个被江苏垄断,占1/3以上。在县域经济整体排名中,苏南地区的昆山市和江阴市继续保持同步,是中国仅有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的县市;继昆山和江阴之后,张家港和常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2000亿元,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江苏省有9个县市的gdp超过1000亿元,但最大的经济省广东省没有一个县(市)进入1000亿县的行列。此外,在2018年中国百强县排名中,前4名均来自江苏,前10名中有6名来自江苏,显示了县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然而,总的来说,江苏的区域经济优势并不明显。从区域经济总量来看,2017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仍居全国首位,达到89879.23亿元,同比增长7.5%;同期,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为85900.9亿元,同比增长7.2%。江苏与广东的差距为3978.33亿元,增速比广东低0.3个百分点。从公共预算收入来看,2017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2%;同期,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000亿元,占gdp的9.4%,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比广东省低6个百分点以上。从城市竞争力来看,2017年中国十大城市中,江苏只有苏州入围,排名第七,而广东省的深圳和广州入围,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苏州与深圳的gdp差距达到5286亿元,南京与广州的gdp差距达到9785亿元。相比之下,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仍然较弱。从产业结构看,2017年江苏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076.7亿元、38654.8亿元和43169.4亿元,分别增长2.2%、6.6%和8.2%,三产业增加值比为4.7:45.0:50.3;同期,广东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792.4亿元、38598.55亿元和47488.28亿元,分别增长3.5%、6.7%和8.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 43.0: 52.8,产业结构明显优于江苏。从区域创新能力来看,截至2017年底,江苏拥有1.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远低于广东的3万多家;2017年,中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总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江苏连续9年保持中国第一的位置,被广东超越,而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屈居第二。2018年,它被北京超越,在中国屈居第三。2017年,江苏获得发明专利41518项,pct专利申请5069项,同期广东省分别为45740项和26830项,创新质量居江苏首位。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央行2017年发布的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1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居全国第二,缺口为6900亿元。从优势企业来看,世界500强企业中广东有11家,江苏只有4家;广东有113家新上市的a股和h股公司,江苏只有68家;2017年,广东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高达14万亿,而江苏只有4万亿。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有6.5家独角兽企业,广东省有19家独角兽企业。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拥有高等教育的庞大青年群体、与新经济发展环境的紧密融合以及基于平台的企业等方面,江苏与广东存在明显差距。从区域人才结构来看,2017年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为[1],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苏州和长沙位列前十。江苏虽然有两个城市入选,但在人才规模指数、人才创新指数、人才发展指数和人才效率指数的排名上与北京、上海和广东存在较大差距;上海排名第一,北京排名第二,上海、广东和江苏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总体而言,江苏县域经济优势尚未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其次,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省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产业、资源、需求、企业、科技、政府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与省域经济的关系是子系统与系统的关系,包含与包容,子系统之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此,在系统耦合过程中,子系统(县域经济)的优势不能从整个系统(省域经济)的优势中显现出来。就我省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一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相似,特色产业不够突出。虽然南京、苏州等城市提出了“创新型城市”、“集聚创新”等战略规划,但在自主创新方面,由于资金和人才缺乏集中,我省仍缺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主导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主要基于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高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不足,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企业。在产业分工中,地区之间的产业相似性严重,特殊产业在大多数地区并不突出。目前,我省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其重点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区域产业分工不够,发展重点不突出。大多数地区仍然注重短期效益明显的产业,区域内产业同构现象普遍存在。就产业结构而言,一方面,我省县域经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普遍较高,而管理、技术、知识等高端人才比例较低,产业升级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我省县域经济产业内部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苏南制造业需要不断向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苏北制造业需要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等“三高”落后产能。就特殊产业布局而言,我省的总体规划是不够的。大多数市县都专注于自由探索。长期以来,“智能制造”、“物联网”、“软件谷”、“液晶谷”、“现代循环农业”等热门产业遍地开花。此外,江苏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这26个家乡的发展规划大多是“大而全”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二是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弱,发展资源分布分散,集中和统筹不够。作为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苏州等省内主要城市的龙头城市作用较弱,对周边市县的产业带动和人才输送的辐射作用不足。第一城市是系统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具体来说,2017年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3.6%,远非浙江省第一大城市(杭州,24.3%),仅高于中国27个省中排名倒数第二的济南(9.9%)。另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不明显。一方面,它受到自身经济发展的限制。行政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聚效应,直接导致区域发展资源分布分散,集中和统筹不足;另一方面,它也来自于县域经济的竞争。周边城镇、县城和中心城市基本上处于竞争关系。随着工业用地产出和环境因素的相对减少,中心城市主动“退二退三”,而退出的第二产业主要转移到中心城市周围的小城镇或县城。在城市体系中,由于省内各城市在文化、历史、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的相似性,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分工长期以来一直不明确。城市难以充分发挥自身条件和特色,尚未形成合理的发展梯度。城市之间联系松散,存在经济同构和同质竞争问题,影响区域核心竞争力。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三是区域合作交流不畅,存在恶性竞争,协调合作机制亟待完善。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县市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和层次,提高县域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合作效率,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目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地方政府正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县级政府,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获取。政府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表现在项目竞争、人才竞争、政策竞争等方面。,导致工作分散、分工不清、规划矛盾、竞争过度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在合作体制和机制上,合作模式仍然比较传统,缺乏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更注重眼前利益,希望各种要素向有利的地方方向流动,而忽视整体利益最大化带来的长远利益;在合作领域,有大量的合作平台和合作主题,进展迅速,但存在一定的职能重叠,缺乏合理有效的整体监管。然而,金融和市场领域的合作仍然是自发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合作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区域合作资源浪费、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例如,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他们都想让自己受益更多,而污染消耗他人更多,因此很难实现有效的整体合作。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三、促进县域经济向省级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新江苏建设“强、富、美、高”需要弥补的一个不足。当务之急是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突出聚集、整合、整合、耦合,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努力实现县域错位发展、协调互动、有机整合,打造全省统筹协调发展的优势。

首先,突出聚集,建立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打破地区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障碍,打破县域行政边界,促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在省内的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进一步提高创新要素流动的顺畅性和效率。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弱化行政区域差异,采取昆山太仓综合开发评价、江阴靖江综合开发评价等区域经济评价措施,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优势区域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资源聚集度,引导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促进各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平台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依托重点大学、国家级平台、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重大项目,打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平台载体,扩大平台集聚效应,促进区域整体突破和向心力提升。加快科技产权交易市场、人才信息平台、金融资本对接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等资源聚集平台建设,整合价值评估、中介服务、经纪服务等资源,加快建立畅通的资源流动体系,促进各种开发资源有效聚集。促进区域人才有效聚集,通过在职就业、灵活引进、企业工作站等方式,鼓励南京大学研究院R&D顶尖人才流向高端制造密集型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一流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系统培养一大批重点产业领域的优秀创新团队,更加努力地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世界级人才聚集高地。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二是突出整合,增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积极迎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跳出空地区间的硬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做好区域互补、跨江一体化、南北联动工作,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长江城市群科技水平领先、产业体系完整的综合优势和百强县的支撑带动作用,从省级层面推进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和平台共建。通过有效的跨境整合和跨区域整合,可以在更高的平台和更广的区域更有效地发挥县域经济的强大优势,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加强生态互补,促进跨区域互动整合,鼓励县域合作发展,结对帮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产业、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城际铁路和民航,完善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加快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进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进入重点城市,弥补区域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不足。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集聚效应,实现区域间的无缝连接。例如,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支持在合格区域建设多个虚拟软件谷,整合和对接南京裕华软件谷的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发展的优化配置。例如,在产业融合方面,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催化能力和融合能力,跨越县域产业发展的限制,推进产业跨区域融合,支持苏宁云、徐工信息、紫光云引擎、无锡华云等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赋权,有效推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三是突出整合,推进省域总体战略实施。回顾历史,江苏省整体发展战略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在科技与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树立系统思维,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整体性,全面实施“1+3”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全省“一盘棋”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方向和定位,促进各地区的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区域政策的互补性,加强省级政策整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从省级层面加强区域产业互动和资源整合,推进区域产业链布局调整,从区域同质竞争向区域产业链协调发展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自主控制能力。苏南的技术和资本与苏北、苏中欠发达地区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原材料相结合,引导县域间产业合理转移,促进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互动对接,加快形成一批1000亿级高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互补性。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要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新材料、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南通、镇江等地区重点发展建筑、海洋与海洋工程、电动工具、生物医药、纺织等特色产业,依托自身比较优势,与苏北展开竞争和辐射。苏北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承接苏南向苏中先进产业转移的能力,初步形成了陇海经济带沿长江及沿海地区带动、产业转移带动转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协调持续发展的格局。更加注重区域创新生态,加强省级创新政策协调,消除创新政策、资金和空碎片化,增强创新政策整体效率,通过政策协调和政策整合,加快完善创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创新要素流动收益机制和创新链综合服务支撑体系,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局面

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第四,突出耦合,促进区域协同。共同推进长江城市群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网络,提高中心城市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定位,引导县域经济向功能强、服务强、协同强的大区域发展。加快多层次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功能,着力提升以南京、苏州为核心的大都市核心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快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更好地将县域经济优势与都市圈发展耦合起来,实现协同共生,使其内部协同机制产生更多动能,创造一个创新创造的高峰。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本优势,结合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进一步增强区域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打造更多依靠内生力量的创新型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百强县集中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在内部机制上寻求资源耦合,形成更大区域的竞争优势,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南京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南京科教创新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动力机制,有效整合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新方向布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动力活力,成为与深圳、北京中关村(000931)相媲美的创新高地。充分发挥苏州和无锡在城市发展中的特色优势,逐步实现与周边节点城市的联动发展,实现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周边县市之间的互补互促耦合联动,形成江苏省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

标题:丁荣余等: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强“向“省域经济强”转化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