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2018年的ipo是痛苦的一年。许多即将上市的公司和那些已经通过上市的公司都充满了挫折和艰辛。能够参加首次公开募股是幸运的,但未能参加首次公开募股是很常见的,在首次公开募股前夕自愿退出也并不罕见。

总体而言,2018年ipo有四个特点:一是通过会议的公司数量减少,会议率达到新低,ipo发行审核明显更加严格。在过去的一年中,共有185家公司进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考场”,其中只有111家公司顺利通过了会议,会议率约为60%。与2017年的479次“批量审计”相比,2018年的出勤率下降了约20%。与此同时,与2016年和2017年相比,发布节奏放缓,每周发布的批准数量大幅减少;二是体现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为实体企业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在2018年会面的111家公司中,除了富士康和PICC (601319,诊断股),大多数分销项目主要是中小企业;第三,新股发行“堰塞湖”问题基本消除,确保新股发行整体秩序稳定,为新股发行稳定发展创造条件。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27日,已有199家企业撤回ipo申请,超过年度审计委员会审计的企业总数。2017年,约有146家公司撤回了首次公开募股,过去两年有345家公司撤回了首次公开募股。2018年,许多企业“一夜之间逃离”,在庭审前一天暂时撤回申请并终止首次公开募股。“堰塞湖”的疏浚效果非常明显。过去,ipo企业的平均排队时间约为3年,但现在已缩短至1年左右。监管部门严格检查审计和现场检查,迫使大量ipo公司主动撤回信息,这已成为清理“堰塞湖”的重要途径,从整体上看,有利于确保ipo企业的质量;第四,ipo中介在2018年也经历了一个寒冬。随着“堰塞湖”问题的解决,ipo审核变得更加严格,IPO逐步进入稳定区间,各种中介机构的表现也出现了分化。主要表现是主券商的投行业务优势越来越大,而2018年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几乎“一无所有”。

莫开伟:2019年IPO是否会延续去年态势

2019年,证监会的信息披露委员会是否会遵循2018年的严格监管规定,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在2019年,中国证监会的发行与审计委员会仍将维持2018年的审计状况,不可能做出重大或根本性的改变。

预计将有四个表现:第一,2019年,独立选举委员会将继续严格控制初始审计的会议节奏,这与ipo接受端的低流量供给是一致的。预计审计企业的库存全年将保持在250至300家左右的平衡水平。2019年,通过传统ipo渠道发行的新股数量约为100只,总筹资规模约为1000亿元。其次,由于严格的ipo有利于提高整个ipo企业的质量,吸引大量高质量企业进入a股市场将改变中国a股市场的整体格局和生态,有助于盘活a股市场。特别是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严格延续a股审计,企业的规范化程度应该比以前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的虚假包装和上市行为。第三,严格的审查虽然对ipo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但也给券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带来了更大的杀伤力,使一些中小券商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生存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即将成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无疑将帮助风险投资机构和经纪投资银行。然而,科技板块的落地将对新兴产业投资银行的客户储备、资产定价能力和客户销售渠道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型证券公司在这些方面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科委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的马太效应。最后,更重要的是,2019年资本市场仍将向中小实体敞开大门,重点将放在中小企业的ipo上,这意味着中小实体的融资困难将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国资本市场支持实体发展的作用将真正发挥出来。

标题:莫开伟:2019年IPO是否会延续去年态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