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4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CPPCC)在每年两届会议期间的经济部门是最“活跃”的部门,是来自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超级大脑”聚集的地方。讨论的话题是市场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如宏观经济和金融监管,它自然吸引了最多的媒体。由于部门会议室空间有限,今年全国政协(CPPCC)在分组讨论开始时,工作人员采取了限制媒体流动的措施,很多记者甚至在会前一个多小时就排起了队,抓住宝贵的机会进入会场。

证券时报:让改革为金融业发展加装“安全阀”

从这两天小组讨论的内容来看,这一组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成员讨论的最热门话题是金融供应方的风险防范和结构改革。特别是后者,许多成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例如,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应首先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与此同时,金融体系本身也需要调整。目前,大型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较高,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应重点发展。

证券时报:让改革为金融业发展加装“安全阀”

自习近平总书记2月底发表关于金融发展的重要讲话以来,金融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重点迅速升温。这次重要讲话明确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改革开放。其中,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改革是三大任务中的第一项,这说明了其重要性。

逐步开放的金融供给面结构改革,不仅是中国金融业的重组和升级,也有助于化解风险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可以说,金融业的大改革不仅是为了中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为了支撑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金融生活,经济生活;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经济繁荣,金融繁荣;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金融。”金融对经济不再是依附的寄生关系,而是身体与血液的共生关系。因此,在金融业实施供应方结构改革也将使实体经济享受到真正的改革红利。

例如,金融供给方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注重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优化融资结构、金融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目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制不合适有关。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更适合在股权投资市场寻求资金,这就需要发展一个强大的直接融资市场。

实体经济需要高质量的发展,金融业不能原地踏步。通过自身改革,金融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实体经济需求,还可以帮助防范风险。作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三大硬仗之一,宏观政策已经从降低杠杆率的路径上得到推进。在当前宏观杠杆率稳定后,这场硬仗的持续推进将更多地取决于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因此,隐藏在宏观经济中的风险不仅可以通过高杠杆的“拆弹”来化解,还可以通过金融业改革来安装“安全阀”。

标题:证券时报:让改革为金融业发展加装“安全阀”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