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4字,读完约5分钟

作者:专栏作家、媒体评论员谭浩军

商务部网站显示,商务部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充分发挥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在促进恢复生产、稳定全球供应链、帮助扶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丰富试点内容,加快工作进度。

通知要求试点城市落实准确防控分区和准确复工的要求,加快推进和协助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和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复工;试点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协助配套企业解决技术、设备、资金、原材料等实际困难。

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全球供应链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方面陷入瘫痪,这对恢复工作和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供应链的修复和改善,运用创新的手段、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扎实的措施尽快修复供应链,完善供应链体系,促进生产的恢复。

应该说,8个部门的试点意见对供应链的创新和应用提出了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如果我们能结合当地情况,积极探索,大胆试点,有效推进,我们就可以修复和改善供应链问题,也有助于加快进度,提高恢复生产的效率。从操作角度看,笔者认为应处理好这种关系。

首先要处理的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因为,无论全球疫情如何发展,无论疫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无论疫情是否已经过去,处理好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密切、最重要、最关键的关系。因为,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只要有一个企业没有沿着正常的轨道走下去,上下游之间就会出现问题,整个供应链系统就很难顺畅运行。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企业经营效率高,有的经营效率低,有的效益好,有的效益差,有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有的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开放供应链更为重要。

谭浩俊:修复和完善供应链 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上下游企业显然不仅是国内企业,也是外国企业。因此,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是国内外企业的关系。显然,在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在国外蔓延的情况下,通过供应链与外国企业沟通可能比与国内企业沟通困难得多。其中,不仅国内企业为国外企业提供配套设施,国外企业也为国内企业提供配套设施,包括产品销售,这可能比较困难。然而,为了加快恢复工作和生产,稳定经济增长,不失去市场和客户,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困难,尽最大努力修复、保护、扩大和改善供应链。我们不能让供应链成为恢复工作和生产的障碍。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即使不能进行实物交易,也要保持信息畅通,保持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不中断。否则,疫情过后,供应链仍将被打破。

谭浩俊:修复和完善供应链 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从目前恢复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无论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系统,还是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系统。大企业为小企业发展提供机遇,小企业为大企业发展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就是说,虽然小企业表面上依附于大企业,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大企业需要依赖小企业。没有小企业提供的配套服务,许多大企业将无法生存。因此,小企业是供应链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推进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的试点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大企业和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关系,为它们恢复工作和恢复各种服务的生产创造条件。否则,大企业复工生产的效率不高,甚至会出现复工停产的现象。

谭浩俊:修复和完善供应链 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当然,无论哪个供应链或任何一种企业,都离不开区域合作和开放服务。因此,跨区域企业关系也是供应链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在进行试点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城市进行试点,而不是全部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产业集中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集中地区可能会有更多的试点城市,但应保持总体平衡。否则,其他地区将成为拖累,甚至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兼顾公平,突出效率,提高质量,增强效率。

谭浩俊:修复和完善供应链 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总之,试点工作必须务实有效,能够切入企业痛点,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修复和完善供应链,促进复工和生产,提高复工和生产效率。

本文转载自《谭浩军》。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谭浩俊:修复和完善供应链 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