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0字,读完约3分钟

当上市公司面临股价下跌,甚至接近按票面价值退市的警戒线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缩股等临时性的填鸭式措施,而是要表现出与股东共度难关的诚意。例如,大股东和相关董事承诺在未来一年甚至三年内不减持股份,大股东大量增持股份。

■郭士亮

多年来,触及退市面值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但大多是业绩不佳或引发强制退市条件的企业。然而,对于正常运营的上市公司来说,是否也适用票面价值退市规则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近日,铜陵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000630)建议将缩股或并股作为市值管理的工具。与此同时,包钢(600010)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可以决策和实施转让,但没有反向减持的先例。

对投资者来说,减持股份或合并股份的概念可以说是陌生的,但也可以说是熟悉的。虽然国内市场没有减持股票的先例,政策法规仍需进一步修订,但邻近香港股市的许多上市公司却频频上演减持或参股的策略。然而,市场似乎对那些频繁收缩或合并股票、甚至用成千上万股描述其行为的上市公司并不友好。

一般来说,数以千计的港股有几个典型特征。

其中,股票市场基本上多年不分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铁公鸡。然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热衷于融资。

此外,老式股票经常使用收缩或合并股票的策略。对于成千上万的股价极低的股票,他们会用收缩股票的策略变相提高价格,减少公司的股份数量,但对于股东来说,他们自己的资产和利益并没有增加。然而,由于缺乏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成长的有效支撑,股价缩水后的虚高价格很快进入下跌状态。当股价再次跌至低点时,上市公司再次采取了缩股策略,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

郭施亮:接近警戒线 缩股或合股可不可行?

此外,数以千计的股票很好地利用了它们的金融技能,多年来一直通过关联交易和再融资稀释投资者的权益。

回到a股市场,在特殊情况下,偶尔采取缩股策略来挽救企业表面价值退市的危机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一些大盘股来说,在行业低迷和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如果它们因面值退市而意外受伤,那是很遗憾的。

然而,应当指出,如果将来相应的规则可能放宽,则在监督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例如,应严格控制减持的频率和频率,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避免出现港股成千上万股的问题。例如,上市公司在选择市场价值管理工具时,应该充分尊重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意见,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降到最低。

虽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长期低迷,它与产业周期、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但归根结底,它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市场价值管理方法有关。

面对危机,上市公司应积极考虑缓解经营困境的对策。如果他们仅仅依靠减持股票等策略来保留其上市资格,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问题,那么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减持股票后将会延续以前的下跌趋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是自愿申请退市,等到合适的时候再申请重新上市。

此外,当上市公司面临股价下跌,甚至接近按票面价值退市的警戒线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诸如缩股等临时性的填鸭式措施,而是应该表现出与股东共度难关的诚意。例如,大股东和相关董事承诺在未来一年甚至三年内不减持股份,大股东大量增持股份。

标题:郭施亮:接近警戒线 缩股或合股可不可行?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