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8字,读完约9分钟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形式和优势。CPPCC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制度完备、组织健全、覆盖面广,能够发挥专门咨询机构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凝聚社会治理共识。我们应不断深化CPPCC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备的协商民主制度,将CPPCC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治理效率。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和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负责、人人自觉、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CPPCC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职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CPPCC体系的优势,丰富协商民主的实践,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加强协商民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理念上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在制度建设上经历了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再到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的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目标,明确了“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共建、共治、共享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权利,保障全体人民分享社会治理成果的权利,增强全体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更准确的社会保障、更精细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社会自治和更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需求。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社会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社会关系多元化,社会利益多元化,人们表达利益和保护权利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平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各种治理主体的作用,丰富社会治理方式,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回答好的时代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探索和实践,努力形成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认识。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立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申诉渠道,加强各方利益协调,提高权益保障水平,从源头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序地将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引入社会治理,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党互动,从简单的政府监督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既维护了社会秩序,又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CPPCC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CPPCC》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CPPCC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一致性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多样性是由一致性引导的,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必须坚持政治底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PPCC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组织功能,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指导,拓宽共识建设,努力寻求最大的共同点,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CPPCC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在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CPPCC的性质和作用已载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统一战线更加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CPPCC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CPPCC在新时期认真贯彻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坚持自己的本质定位,紧密结合实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着力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开创CPPCC工作新局面。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密切促进国家发展,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显著优点之一。依靠这一显著优势,中国的各项制度和国家治理始终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保护了人民的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保证了人民依法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发展了最广泛、最真实、最有用的民主。CPPCC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紧密结合,各政党在共同奋斗的目标下团结前进,这符合实现民主、造福人民的初衷。CPPCC在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CPPCC系统完整,组织健全,覆盖面全面。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可以更好地凝聚关于社会治理的共识。CPPCC多元化、制度化的咨询渠道畅通有效,CPPCC成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参与讨论国家事务的能力,有利于推动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深化CPPCC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点必须放在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社会治理的基础扎实。”社区不仅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容易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区域,属于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放到基层,可以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整体效率。CPPCC发挥着特别咨询机构的作用,并积极将其工作推广到基层。在城市,帮助党委和政府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在农村,我们将帮助党委和政府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解决土地承包和流转、宅基地分配和使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发挥CPPCC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CPPCC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把推进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把握民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各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入手,着眼于了解民情、解民怨、解民怨、暖人心,探索充分发挥专业协商机构作用的新途径,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着力加强党对CPPCC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考虑CPPCC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例如,浙江省委制定了《CPPCC县(市、区)关于“请来洽谈”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系统设计了平台的创建方向、功能定位和工作机制,拉近了CPPCC与基层的距离。二是继续拓宽咨询渠道,丰富咨询载体。根据实际情况,部分县级CPPCC成员采取了“电视讨论”的形式,打造了“网上加”的新载体,如“网上讨论厅”、“成员随意拍照”,关注地方基层治理问题,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三是以加强城乡基层治理为重点,推进公开协商,扩大群众参与。CPPCC部分县级市设立了社会条件和舆情联络站,明确了CPPCC成员和社会条件和舆情信息员负责联络站的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缘、纵向到末端覆盖城乡的社会条件和舆情收集网络;召开事先通知、无门槛、人数不限、自愿参与、平等协商的会谈协商会,搭建基层群众表达诉求的平台。四是高度重视CPPCC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专业咨询工作的常态化和有效性。一些地方制定了县级CPPCC在城镇、街道和社区设立CPPCC联络小组的规范性文件,规划和安排县级CPPCC参与基层协商,推进CPPCC联络小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这些探索和实践表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仅是CPPCC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和出发点,也是促进社会治理实现共建、治理和共享、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备的协商民主制度,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将CPPCC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治理效能。

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社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标题:人民日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