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39字,读完约14分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导致国际石油需求突然下降。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战异常激烈,5月份wti5原油期货合约价格有史以来首次跌至负值。油价快速下跌对中国整体经济及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短期影响,但也为中国增强能源战略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有必要做好针对性的政策准备。

石油价格在中短期内可能会保持疲软

新冠肺炎疫情将不可避免地导致2020年世界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可能在2021年复苏,但很难回到疫情爆发前的增长水平。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普遍疲软。

国际权威对2020年的世界经济给出了悲观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比2008 -2009年次贷危机期间还要糟糕。全球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和商业活动减少将继续抑制石油需求,短期内需求不太可能回到去年的水平。

根据欧佩克4月份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下降690万桶/天,考虑到当前形势的不确定性,需求下降的可能性也很高。

在石油需求极度萎缩的情况下,供应商在短期内达成全面减产协议的可能性较小,而且不排除南美和非洲的产油国由于流行病的蔓延和财政限制而增加产量。

如此丰富的供应和萎缩的需求,石油价格可能会在2020年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油价将出现单边下跌趋势。主要产油国短期单边减产等原因也可能会激发长期原油期货的热情,原油期货价格可能会阶段性小幅反弹。

当前的国际石油供求体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复杂。在供应方面,欧佩克、俄罗斯、美国等主要产油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组建一体化的石油供应组织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通过短期协议减产来大幅提高油价要困难得多。在需求方面,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打破美国在石油市场上“一刀切”的买方地位,美国买方的垄断力量正在逐渐丧失。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正逐步从过去的“政治角力”向更具竞争力的“市场定价”转变,这也意味着油价将更受重大政治和经济事件的影响,油价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高于以往。新冠肺炎疫情是形成新的石油供求体系的最好注脚。

随着疫情的结束,石油需求可能会逐渐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而主要产油国欧佩克、俄罗斯和美国更有可能达成产量协议。世界石油供需将进入新的平衡状态,预计大多数产油国的油价将超过40美元/桶的盈亏平衡点。然而,在新的石油供需体系下,油价频繁波动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单边大幅上涨并长期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概率相对较低。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对中国经济来说,低油价利大于弊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经济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炼油企业通过蒸馏等工艺提取的成品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燃料;另一方面,化工企业精制加工的产品可以成为塑料、合成橡胶、化纤等日用商品的主要原料。因此,短期内油价的大幅下跌及其历史低位将对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1.对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施加下行压力

根据相关研究,生产者价格指数权重最大的五个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7.5%)、汽车制造业(6.4%)、电机及设备制造业(6.2%)和农副食品加工业(5.9%)。然而,由于其相对较小的波动,这些行业对ppi整体影响不大。

重工业生产资料的上游产业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有很大的影响。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一个整体的估计重量高达15%,其中石油为4.3%,化学工业为11%。这表明油价变化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有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石化产业链中的上游炼油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业,而中下游化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化工产品价格在油价下行阶段传递相对较快,在价格上行阶段传递相对较慢。

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化工企业的毛利率增加了,通过积极降低产品价格有增加市场份额的激励措施;相反,在上涨的情况下,化工企业的毛利率被压缩,价格上涨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缓慢的调整。

反映在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计算中,它表明目前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数据已经充分反映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并且对随后几个月的滞后影响很小。

Ppi已连续几个月跌入负值区间,预计短期内油价将保持在低位运行,这令市场担心通缩的可能性。然而,第一季度,cpi同比增长4.9%,没有明显的紧缩趋势。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一季度能源价格下降,汽油和柴油价格双双下跌3.6%,同比上涨1.6个百分点。居民用煤和液化石油气价格由去年同期的上涨转为下跌,分别下跌0.9%和0.6%。一季度,不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Ppi持续下跌至负值区间,表明工业部门已经感受到通缩压力。第一季度,cpi高速增长,而油价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不如对工业产品价格指数(ppi)的影响明显。通货紧缩的压力可能出现在第二季度之后的消费品上。中国针对疫情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其积极影响将有效对冲低油价的通缩效应。

2.影响石化行业

油价下跌导致相应的成品油和化工中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根据三大期货交易所的主要合约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沥青期货价格跌幅最大,为-41.66%;尿素期货价格跌幅最小,为-9.27%。

从趋势来看,1月份化工中间产品价格相对稳定;2月,由于疫情,生产停止,价格波动在短期内停滞不前;今年3月,随着油价上涨,油价迅速下跌。随着复工生产的逐步推进,中间产品价格自4月份以来迅速反弹,部分产品甚至回到了2月初的水平。

对于石化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来说,3月份油价的快速下跌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根据a股上市石化企业发布的一季度财务数据,由于年初高价石油库存大幅贬值,炼油企业受油价影响最大。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3.18%,净利润同比下降211.51%;虽然服装等消费品的需求因疫情而下降,但化纤企业受益于上游中间产品的价格调整和海外口罩生产的强劲特殊需求。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27%,净利润同比增长62.33%。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其他子行业的影响主要来自外部需求订单的减少和产品价格的倒挂。随着4月份化工产品价格的反弹和化工企业高价库存的逐步消化,预计第二季度相关企业业绩将大幅反弹。

3.减轻交通行业负担,降低居民出行成本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2016年发布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国内成品油价格定期根据国际油价进行调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成品油价格控制在40美元/桶的下限,在当前国际油价在20美元/桶至30美元/桶之间波动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并没有进一步下调。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成品油价格下调将首先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这将有助于降低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为其应对疫情冲击提供缓冲。

对于子行业而言,客运行业受疫情隔离影响较大,需求侧收缩的范围和速度相对较快,最典型的是民航行业。由于需求大幅下降,成品油消费量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因此油价下跌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疫情过后,货运业迅速恢复。根据交通部提供的数据,2020年3月的货运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考虑到约80%的货运业是通过公路完成的,成品油价格下调将对整个货运业产生积极影响。据估计,第一季度油价下调仅在道路货运行业就能降低成本120多亿元。

成品油降价有利于增加居民的自驾游。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改善,居民的出行热情逐渐升温。与长途旅行相比,与人接触较少且相对自由的短途自驾游最近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成品油价格的降低降低了出行成本,这也是刺激居民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成品油价格的下降也将刺激居民对汽车消费的需求。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油价的下跌将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并对首次购车和替代大型汽车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汽车销量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滑,使汽车工业成为疫情得到控制后最先复苏的行业之一。

一方面,汽车消费的恢复可以减少库存,盘活4s店等销售渠道资源,维护等后续服务将逐步恢复;另一方面,销售的恢复将带动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然后带动上游零部件加工、钢铁、橡胶等相关行业恢复生产。

4.在能源结构优化的条件下,低油价的影响是有限的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的《2019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中国石油(601857)在发电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此油价下跌在中国不会产生很大的替代效应,电力等主要能源的供应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然而,油价下跌将对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如汽车)的转型产生短期影响。

根据中国在2030年节能减排的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力争尽快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60%-65%。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在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通过新能源汽车补贴、碳排放指标和国家六项标准升级,鼓励清洁能源替代,提高需求侧的石油利用效率。在发电端,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将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将会增加,使电能从源头上变得更加清洁。

总的来说,低油价的好处大于坏处。

低油价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鼓励居民出行和消费,并有助于生产和运输的恢复以及疫情后消费的恢复。低油价为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缺点是对石化行业的短期影响,这导致周期性通货紧缩的担忧。然而,国家为应对这一流行病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审慎灵活的货币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实体经济的活力,并有效地抵消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因此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较小。

积极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当前的油价走势虽然对一些行业的生产造成了短期影响,但也为全国经济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把握。

1.产油国利益的多元化创造了“联合联恒”的战略机遇

纵观当今的主要产油国,在宗教信仰和冷战思维方面有许多不同。尽管每个石油出口国都希望看到油价上涨,但单个国家减产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很弱,中小产油国有很强的“搭便车”意愿。

中国与绝大多数石油出口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同时,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没有受到历史的太大束缚,也没有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寻找不同国家之间的战略共识和共同利益找到最大的共同点;采取“联合联恒”战略,平衡各方利益,为实现长期能源安全战略创造条件。

2.完善长期战略石油储备机制

1993年之前,中国能够实现石油自给自足,不存在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然而,1993年后,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进口量急剧上升,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意识到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并已逐渐将其列入国家议程。

2009年,中国宣布了建立相当于100天净石油进口的石油储备的计划。2017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和商务部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2016年年中,中国已在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穴建立了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量和一些社会企业的储存能力,储备石油为3325万吨(按每吨石油7.4桶计算,相当于2.46亿桶),约占201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的1/4

201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首次突破5亿吨,成品油净出口首次突破5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已难以满足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短期内应借助良好的油价形势扩大战略储备规模;同时,有必要研究战略石油储备的长效机制,使石油储备与国家战略发展阶段相匹配,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宏观政策谨慎应对低油价

短期内油价下跌引发通缩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油价长期保持低位,全球通缩及其向中国传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应在宏观政策中准备足够的政策工具,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紧缩压力。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发行战略石油储备特别债券,类似于2007年发行的第二只特别债券。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战略石油储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部分用于从中国人民银行购汇购买海外石油现货。这不仅将提高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水平,确保中国能源安全,也将提高外汇投资的多元化水平,有利于在当前全球“量化宽松”条件下更好地维护和增加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价值。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4.深化能源结构优化改革,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乘用车的需求将逐步增加。未来,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对海外石油进口的依赖将相应增加。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有必要提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防患于未然。

通过严格执行国家六大标准和生产企业碳排放指标控制,引导整车制造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消费者通过许可和销售补贴选择新能源汽车。在淘汰旧的国家三、四款车型的同时,我们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销售,逐步优化现有汽车的结构,降低车用汽油和柴油的消耗。

“十四五”期间,要从发电层面降低能耗,通过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降低高能耗火电比重,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发电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优势,在消费和要素方面进行协调与合作,优化整体能源消费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通过低价引导,将消费者的充电需求引导到早上非用电高峰时段,然后通过适当的调度,安排水电等低成本环保能源满足消费需求。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连平,致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张炳文是智信投资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卢是致新投资研究院的研究员

标题: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