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3字,读完约6分钟

据媒体报道,6月底,中国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经纪业务牌照,或选择至少两家大型商业银行试点设立经纪业务。这份报告立即在股市引发了连锁反应。中信证券(600030)(香港股票06030)、中信建设投资(601066)和招商证券(600999)(香港股票06099)的相关股价大幅上涨。显然,市场将这一消息视为相关部门尝试汞证混业经营的前奏。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银证混业经营不仅是金融发展的结果,也是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标志着金融发展的新高度。如果你能尝试混合工业的新模式,那将是令人满意的。

然而,熟悉资本市场历史的人应该清楚地知道,中国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银行业和证券业。20多年前,海南发展银行(002163)被关闭,信托业被彻底清理,这是由于混业经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可持续经营难以为继。20多年后的今天,银行和证券变得越来越繁荣。在此基础上,实行银行和证券的混合可以给人们更多的联想。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要实施银行和证券的混合业务,这不是灵机一动。从银行和证券本身的复杂性及其所涉及的层面来看,银行和证券混业经营可以说是“带头动全身”,因此我们必须谨慎从事。

分离和混合

美国之路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银行和证券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们独立发展,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在分业经营的时候,银行和证券都有过辉煌的发展历程,也有过耀眼的明星企业。这充分证明了专业化的优势和力量——行业中有专业化。

然而,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触角的延伸,两者交叉融合的趋势也不可阻挡。它的立足点在于,它们操作的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货币形式的价值对象。一般来说,他们都和钱打交道,用左手倒右手既方便又经济。然而,正是这种看似经济的东西使得银行和证券的混合业务变得曲折。美国金融发展史是最典型的一部。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1933年之前,美国的银行和证券是混合的。然而,始于1929年的大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全面的影响,银行和证券混合行业暴露出的问题彻底毁掉了它们的未来。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美国从1933年开始实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重新建立了银行和证券的分业经营体系。从那以后,这种分离状态持续了60多年。直到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银行和证券的混合经营才得以恢复。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值得强调的是,在过去的60年里,美国经济和金融在规模、业务范围、服务技术和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高潮时期,美国并没有轻易打开银行和证券混业经营的大门。相反,它从不同角度改革和完善了银行体系、利率机制、存款机制和保险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放松银行利率管制、深化存款保险改革、放松银证银保合作、放宽银行分支机构设置限制等。花了66年才逐渐拆除“玻璃”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美国目前的银行和证券业在规模、业绩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正处于全盛时期。这充分表明银证混业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

从1933年以前美国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诸如简单业务叠加这样的大规模混合业务是无法持续的。对于经营者来说,混业经营具有很强的赋权效应,但这是基于完善的内部治理和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些前提的成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经营者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第一,提高宏观调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打磨。这可能是美国混合经营崎岖道路的最大启示。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专业化和多样化

每个都有自己的长度

根据传统理论,与混合模式相比,分离模式在抑制风险方面具有优势,即分离模式对金融风险传染具有强大的阻滞作用。因此,从国际角度来看,一旦分离模式确立,监管机构往往对恢复混合经营有“阻力”。然而,它在多元化和风险平衡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近20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混业经营具有比较优势,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混业经营中的利益平衡。因此,内部治理机制成为混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混业经营的矛盾源于银行和证券在资本和风险上的本质区别。银行风险主要来自信用,证券风险主要来自市场波动。如果混合运营商为同一客户服务,而这些客户同时涉及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当不同的业务面临利益冲突时,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冲突会给运营商很大的选择空和自由裁量权,这往往有利于运营商,有损于客户的利益,市场原则得不到尊重。从长远来看,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混合业务不是业务叠加

这是功能再造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中国经历了从混业到分业的过程,这与20世纪初美国的道路相似,但分业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此外,中国过去的混合产业也是一个规模小、水平低的地方混合产业。虽然短期混业经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更多的是一个教训。

原来的混业经营之所以戛然而止,正是因为其存在利益冲突、机制缺失、监管不足等缺陷。因此,自本世纪初以来,《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相继规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应当分别设立和经营。这样,中国的分业监管模式逐渐得以延续。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银行家》杂志根据2019年底的一级资本规模对全球银行进行了排名,前四名是中国银行。然而,与世界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虽大但不强,这是业内的共识。

对于证券业来说,做大做强的任务更加艰巨。就规模而言,净资产超过1000亿的券商为数不多,近60%的券商净资产不足100亿。从业务角度来看,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经纪、交易和投资银行是主要业务,这与世界级投资银行的M&A和债权业务所占比重较大的收入结构有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主券商也刚刚开始海外业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券商还远未出现,整个行业的国际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混业经营不是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简单叠加,而是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兼容的金融巨头。其规模、实力、治理能力和监管手段是单个企业无法比拟的。就中国而言,其不足之处仍然是软的,包括内部治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宏观监管的方法和手段。中国要想站在世界混合经营的森林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题:肖国元:银证混业经营的美国叙事及其启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