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0字,读完约2分钟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式的根本转变。”智能制造越来越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应用规模逐步扩大,集成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一是有效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二是带动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先进智能技术正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广,工业机器人(300024)、智能仪器、智能数控机床等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长足进步。第三,我们探索并形成了许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新模式。不同行业积极探索自己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形成高水平、示范性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势头。

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在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成本约束、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解决智能制造转型的成本难以消化的问题。由于设备投资和技术研究成本较高,一些企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企业投资智能设施的积极性较低。因此,有必要在成本方面为企业“减负”,其中所得税减免、进口税收优惠等税收优惠以及技术改造资金、设备购置补贴等专项扶持资金可以分别起到“推”和“拉”的作用。

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第二,解决智能制造的技术难点和应用瓶颈。智能制造对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技术、管理和应用方面的瓶颈。一方面,要找到智能制造的“策动点”,推动“生产线变革”、“设备核心变革”和“机器替代”,将制造业与互联网的“云”连接起来,安装智能“大脑”。另一方面,有必要解决技术被人控制的问题。中国应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关键工序、重要领域和特殊工序的技术瓶颈,加强对企业智能制造的技术支持。

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第三,解决高素质人才短缺和产学研合作障碍。中国在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和国际谈判方面相对缺乏人才。企业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较低。人才短缺和产学研合作受阻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落地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应与高校合作,建立和完善符合智能制造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实质性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联盟,围绕智能制造需求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研究。

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作者是浙江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标题: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