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9字,读完约3分钟

不管它在生态面前有多小,都不能被破坏。不管在保护面前有多么诱人,美丽的中国图片可以更好地在人们面前传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因此,青海木里矿区非法采矿造成巨大沟壑和植被破坏的消息让人们感到格外难过。青海省有关方面迅速回应,初步认定涉案企业涉嫌违法违规,并对涉嫌失职的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了免职或立案调查,表明了坚决查办、绝不姑息的明确态度。

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历史经验表明,归根结底,生态和环境问题是由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和过度消耗资源造成的。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大量资源的企业绝不能手软,甚至需要的产能也要关闭。特别是那些污染生产能力、窃取群众意见很大的“红汤黄水”的非法企业,必须坚决“一次全部拿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摆在突出位置。青海省决定立即启动新一轮生态环境恢复和整治工作,停止木里矿区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并将木里煤田管理局更名为木里煤田生态保护局,体现了青海省加强源头治理的坚定决心。

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木里矿区的非法开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绝不能逾越这个门槛;谁站在破坏生态环境的一边,谁就站在公共利益的对立面,谁就会受到惩罚。近年来,从秦岭非法别墅破坏生态,到浙江千岛湖非法填湖,从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萎缩”到煤矿让位,再到宁夏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放污染物,各地必须对这些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出现就要进行查处。事实证明,要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只有坚持露头,早打小打,抓到底,不彻底解决决不罢休,才能使制度成为一条刚性约束和不可触及的高压线,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生根发芽、行之有效。

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关键时期、关键时期和窗口时期。应该看到,中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严重、损失严重、风险高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还需要注意的是,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共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利益壁垒;仍然有一些角落不能被环境保护检查员的监督照亮。我们越是面临这种情况,就越应该以雷霆手段追究责任,加快制度的实施。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了解大国,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把环环相扣的“制度保护链”和层层叠叠的“生态责任链”串连起来,为美丽的中国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压力测试”。在绿色发展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必须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力量。我们不应该因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而开始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这不仅会使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从长远来看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地方发展而言,绿色转型是出路,绿色创新是动力。只有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升级,孕育第三产业新形态,青山绿水才能坚持,才能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果实。

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你不会辜负青山绿水,你会得到金山银山。只有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使最小的地方在生态面前不被破坏,最大的诱惑在保护面前不被诱惑,美丽的中国画卷才能更好地在人们面前传播。

标题:人民日报: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