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9字,读完约4分钟

截至4月28日,上市公司2017年度报告已基本披露。虽然2017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整体增长势头,但也有不少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变脸,“商誉减值”成为一个大“晴天霹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54家公司的年报公布了2017年业绩承诺的实现情况,其中163家公司的业绩承诺不达标。

作者:独立财经作家,专栏作家皮海舟

截至4月28日,上市公司2017年度报告已基本披露。虽然2017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整体增长势头,但也有不少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变脸,“商誉减值”成为一个大“晴天霹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54家公司的年报公布了2017年业绩承诺的实现情况,其中163家公司的业绩承诺不达标。然而,当业绩不达标时,上市公司只能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业绩地雷被引爆。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a股M&A的高峰期从2015年开始,M&A“三高”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这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前后,上市公司并购掀起高潮。一些公司打着做大做强的旗号,大力进行并购,也有一些公司进行跨国并购。M&A的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公司的M&A价值达到数百甚至数百倍。然而,为了卖个好价钱,一些M&A目标盲目高估了自己的表现,并对M&A目标的表现做出过度预测。因此,“高估值、高业绩、高收购价格”的三高并购成为a股市场的主旋律。

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而这种“三高”合并带来了上市公司商誉的大幅增加。据相关统计,2013年a股商誉总额为2140亿元,2015年和2016年分别飙升至6521亿元和10517亿元,首次超过1万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商誉总额达到12566亿元。这种高商誉是挂在a股上方的一个堰塞湖,随时都会发生泄洪。虽然2017年和2018年是三年业绩承诺到期的高峰期,但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公司相应的“商誉减少”将接踵而至,因此“商誉减少”将成为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的一个重要“地雷”。

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显然,“商誉减少”绩效矿的引爆不仅导致上市公司绩效的变化,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不履行履约承诺和“商誉减少”行为的监管。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正在制定未能履行履约承诺、商誉减值等问题的管理办法,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如何加强监管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在上市公司并购中,“三高”并购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些异常因素并没有被排除。例如,上市公司高管不负责任,如故意转移利益,如欺诈性收购标的等。因此,针对这种行为,如果表现不达标,投资者买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纵容上市公司“三高”并购。因此,要加强对M&A相关活动的监管,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首先,对于未能履行绩效承诺的员工,应严格执行薪酬协议。这就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并购。当涉及绩效承诺时,必须签订补偿协议。当绩效承诺不符合标准时,目标方将提供同等补偿。同时,赔偿协议应该是可执行的。不应该有无法履行的赔偿协议。因此,不支付补偿或修改补偿协议,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其次,追究公司负责人的责任。当业绩承诺不达标时,不仅要督促收购目标方严格履行补偿协议,还要追究公司负责人的责任。由于“三高”收购,我们不能排除公司高管控制不严的问题,甚至利润转移的可能性。因此,当绩效不达标时,应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失职。收购目标方不履行补偿协议时,责任人应承担连带补偿责任,督促责任人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

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第三,如果资产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应返还给收购对象,由收购对象的原所有者按原价回购。如果以上市公司的股份支付,将直接以原价被股份抵消。由于这类资产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即使执行了绩效薪酬协议,一旦薪酬到期,仍将成为公司的负担,严重拖累公司的绩效,因此必须予以返还。

本文转载自《海州谈股票事务》。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皮海洲:商誉减值成业绩“地雷”频频引爆 应如何防范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