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62字,读完约13分钟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反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总统备忘录,宣布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500亿美元钢铁、铝贸易和知识产权行动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限制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中国也立即做出了强硬的回应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就美国301调查结果发表声明,称“如果美国坚持打(贸易战),我们将陪它到底”;

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从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232项措施的暂停和削减产品清单,并计划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征收关税,涉及美国对华出口约30亿元人民币(针对美国十天前的关税决定);

今天下午,外交部也回应说,“美国有关人士误判了形势;过来,不要无礼,我们会一直到最后,不要捡芝麻丢西瓜。

形势严峻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93%,S&P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2.52%和2.43%。受紧张情绪影响,上证综指今天也下跌了4%以上。

不用说,半年多来,中美经贸摩擦一直是中美关系前的重要话题,也是媒体和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有许多观点,甚至有些分歧。一些人认为特朗普很有可能勒索中国,并为国内中期选举创造势头;也有一些悲观主义者认为,中国以前在一定程度上错怪了美国,中美之间肯定有一场战争;当然,一些学者已经计算出双方之间可能的“战争”的底牌...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今天,侠义岛推荐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的一篇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认为“中国威胁论”一直是以西方国家为主体(即西方国家及其盟友)的国家的外交主线。骑士岛是稍微编辑过的。

“中国威胁论”一直是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集团(即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与中国外交关系的主线。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经历了几次浪潮。每一波“中国威胁论”都曲解和诽谤中国,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它会影响东道国的对华政策,阻碍甚至遏制中国的崛起。

2018年,正当中国在新年积极准备国内外交之际,一股新的“中国威胁论”浪潮迎面而来,比以往更加猛烈和广泛。

这一波“中国威胁论”涵盖了整个西方世界及其盟友,包括美国、欧洲的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亚太地区的印度。在一些国家,政府官员公开“警告”中国,而在其他国家,政府在幕后,而老百姓在前面,指责中国。

各国的政界和学术界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给自己取了许多新的名字,如“锐气”、“债权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列强”、“修正主义者”等。尽管西方一直被认为是严肃地创造概念,但在攻击中国时创造词汇是不科学的。有些人试图用学术态度和方法来分析这些概念,但徒劳无功,因为这些根本不是像样的学术概念,也不值得在学术上推敲。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残疾

说白了,西方“反华”势力必须做的是创造一个新的冷战环境。一场新的“冷战”甚至是与中国的热战一直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梦想。简而言之,西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至少是基于近年来西方流行的三种新的“冷战思维”。

首先,西方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对其抱有冷战思维。在现代,政治制度的差异往往是国家间对抗和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这方面,西方和中国的价值观完全不同。中国认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谐共存,而西方往往将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敌人。

长期以来,西方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将会像西方一样发展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体系。然而,当西方看到中国不仅没有遵循西方式的“民主道路”,而且还发展了自己的政治模式时,西方莫名其妙地感到了“威胁”。

如今,西方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的威权主义倾向于永久存在。对西方来说,更严重的是,中国的“威权”政治制度对非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效仿中国的制度。在西方看来,这是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最大挑战和最大“威胁”。

第二,对中国经济体系的冷战思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混合经济模式”。近年来,西方一直在中国大肆宣传“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今天,西方认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外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资本主义导致中国内部市场不开放,西方企业在中国失去“竞争力”;2.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影响了西方企业的竞争力;3.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政治工具。正如前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最大威胁一样,今天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被认为是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经济威胁。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第三,对中国所谓“新帝国主义”的冷战思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对华战略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遏制和遏制中国的崛起,至少防止中国挑战西方霸权;鼓励中国进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不希望失去中国,即不希望中国成为另一个“苏联”;把中国变成一个类似西方的国家。

但是现在这些选择都没有了。西方的新冷战思维是,西方既没有能力遏制也没有能力改变中国。因此,一个可行的选择是中国成为另一个“苏联”,这样西方至少可以团结起来,尽最大努力遏制中国的扩张,同时孤立中国,与西方进行新的“冷战”。

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防部分别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直接称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声称美国将聚集资源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非常有趣的是,白宫发言人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新时代的新国家安全战略”。这个标题呼应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时代”,其对中国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is)最近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后返回美国的路上指出,美国决定公开称中俄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不是美国自己的选择,而是国际安全形势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他说:“公开竞争关系的行动是把南海的岛礁变成军事阵地。宣传欧洲竞争关系的行动是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跨界入侵和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者的支持。”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此外,一些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有新的冷战思维,这被视为中国国际扩张主义的体现。德国外交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最近的言论可以被视为西方国家态度的转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外交部长声称中国利用“一带一路”建立了一个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体系,如自由、民主和人权,而自由世界的秩序正在瓦解,因此西方国家应该提出对策。外交部长还警告说,欧洲有被中国和俄罗斯分裂的危险。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早些时候对“一带一路”倡议持积极态度,但现在他们的立场已经改变。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德国,而是相当普遍。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反华

这些相互关联的思想共同构成了西方对中国发动“冷战”的基础。新兴的“中国威胁论”浪潮覆盖了西方世界及其盟友,“反华”情绪和行为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经济、贸易、安全、文化、教育和人文交流等领域。

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美国已经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地给两国造成巨大损失。特朗普政府关注美国经济,为了美国经济,特朗普政府采取了许多非常措施,尤其是在贸易方面。

历届政府在考虑对华贸易政策时都会将贸易政策与其他政策联系起来,并试图用贸易政策改变中国。然而,特朗普政府没有这样的意图,它与中国的贸易更直接,即看贸易平衡数据。考虑到一个因素,特朗普政府倾向于对中国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当然,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其他主要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和日本,虽然它们高度依赖中国的贸易,并从对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但这些国家的一些政治势力声称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并声称准备为此付出“代价”。以日本为核心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601099)的新版本又复活了。同时,这些国家对美国开放,欢迎美国随时回归。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最近开始在这方面放松。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在安全性方面,问题更多。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经稳定了南海局势,但美国正在把南海问题推回到“重返”安全议程上。在核扩散问题上,由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而且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核威胁。一旦朝鲜成为核武器国家,中国将被核大国包围。更复杂的是,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相关国家在朝鲜核问题上与中国有不同的利益。他们以各种形式推迟了核危机,并将压力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一贯持开放态度,欢迎所有国家参与这一倡议。然而,西方并不这么看。美国和日本一直持怀疑态度。这尤其体现在美国和日本对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态度上,他们一直认为亚投行将取代美国和日本领导的亚洲开发银行。

在亚洲,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印度-太平洋战略”,美国的特朗普政府也接受了这一想法。多年来,拉印度对抗中国的崛起一直是美国和日本的主要战略考虑。随着“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正式提出,这一战略将很快进入可操作阶段,具体并付诸行动。

这一战略将从两个方面实施,即军事战略和经济战略。事实上,军事战略已经实施了许多年,但在此之前没有这样的提法。在围绕核武器、南海问题、东盟等问题上,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都视中国为威胁,并逐渐找到了“共同安全利益”。这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并且正在逐渐成熟。2017年,四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以确保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自由和开放”。四方安全对话被视为亚洲版北约的开端。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现在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已经开始转向经济战略层面。最近,这些国家初步达成了一个对付中国“一带一路”的“替代方案”,即这些国家联合推出一个区域性基础设施计划。在这方面,如果合作,这些国家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相当大的实力。

对美国来说,它担心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将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从而对抗美国。因此,美国必须尽最大努力来打破中国的势力范围,这被认为是正在形成的。这也是美国接受“印度-太平洋战略”,并认为这一战略可以维持“自由开放的亚太地区”的原因。

印度一直对“一带一路”持非常消极的看法。因为“一带一路”涵盖了印度的许多邻国,印度担心它将被中国的“力量”所包围。多年来,印度提出了“东进战略”,并积极投资建设连接邻国的公路和铁路。

在安全方面,台湾变得越来越重要。最近,美国不断升级与台湾的关系,以限制中国大陆,台湾当局也积极合作。当两岸局势紧张时,台湾的强硬派来到谈判桌前。他们希望中美两国陷入“冷战”,认为“冷战”局面有利于维持台湾现状,并试图在这一过程中寻找“独立”的机会。

可以预见,一旦中国联盟或网络形成,无论是“印度-太平洋战略”、“四方安全对话”还是其他组织,其职能都将继续扩大,最终涉及网络安全、对外太平洋空安全、核安全等领域。北约的历史说明了这一逻辑。

人文学科

即使在文化和人文交流中,一场无烟战已经开始。

与前几波“中国威胁论”不同,美国曾经带头鼓励其他国家加入。但这一次,其他国家率先鼓励美国参与。事实上,当美国带头时,其他国家不一定要参与,因为其他国家认为美国采取行动就足够了。他们不仅不必参与(至少不要那么急于参与),而且还可以与中国做生意。但这一次,因为美国的特朗普希望美国逐步退出国际事务,这些其他国家觉得他们必须带头向中国偿还。如果这些国家成功游说美国加入,那么这一波“中国威胁论”将远远超过前一波。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秩序的核心。换句话说,整个西方世界的秩序是由美国组织的。既然特朗普不想成为世界秩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许多国家都很担心。这种焦虑最近变得越来越强烈,许多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甚至公开表达了这种焦虑。这些中等国家自己做不了很多事情,但是一旦和美国结合起来,他们就能做。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各自的优势过于分散,美国可以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美国是否支持他们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今天,这些国家开始采用两种方案:

首先,继续邀请美国回来做他们的领袖。他们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特朗普开始少坚持“美国第一”,至少对美国盟友而言是这样。在某些方面,特朗普不太坚持双边主义,但强调与盟友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这些国家开始自行其是,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和“敌人”,从而组织起来。tpp、印度-太平洋战略和四方安全对话就是这种情况。这曾经是美国的倡议,这些国家再次加入;现在,是这些国家首先发起,然后鼓励美国加入。

新一轮“中国威胁”随处可见。不同的反华势力正在聚集,这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中,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基于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基本判断,即“朋友”还是“敌人”?一旦甲国判定乙国为“敌人”,甲国将用尽全力对付乙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之所以形成冷战局面,是因为美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两大阵营之间的全面竞争从此开始,直至苏联解体。今天,中国和美国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标题:郑永年:中美贸易战 “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