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94字,读完约10分钟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外部巨大冲击,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根本方针。我们应该学习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警惕卷入不必要的国际事件,认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编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过去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年。中国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措施需要大力实施,供给方结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全球经济形势的喜与忧是什么?当中国的改革再次开始时,它将迎来怎样的春天?本文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禾为例,比较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29年大萧条的异同,分析了世界经济的“老毛病”,为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十个共同点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着重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两次危机的相似之处。初步得出十个结论:

1.这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在重大技术革命之后。

第二次技术革命后,1929年爆发了大萧条,而这场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浪潮”之后。不同之处在于,从技术革命到危机的时间大大缩短了。1870年后的电力技术革命和1929年的危机之间的时间是60多年,而1980年后的信息技术革命和这次金融危机(2008)之间的时间只有30年。它的警示意义在于,在未来发生重大技术革命后,不仅要认识到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还要充分认识到重大变化将随之而来,并充分估计振动的影响和挑战。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2.在危机爆发前,经济空前繁荣,危机发生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柯立芝总统实施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创造了著名的“柯立芝繁荣”。金融危机前,在强大的工业和金融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也采取了经济自由化政策。这一时期,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信息通信业和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美国经济确实拥有人类社会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时期。人们乐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存在。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图片:在两次危机之前,美国处于宽松的金融监管时期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

两次危机前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拥有更多社会财富的人越来越少(见图2)。大萧条时期,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实体经济中的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场危机更多地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的改善以及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的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控制权分离,权力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分配差距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存在于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三角循环,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发达国家通过举债来促进新兴市场国家生产能力的利用。虽然形式上有许多变化,但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图2:在两次危机之前,美国的收入两极分化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4.当空的公共政策受到很少挤压时,发达国家政府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驱动力。

在执政期间无法改变现状和投票政治的驱使下,政府倾向于采取更民粹主义的政策来安抚民众。民粹主义承诺改变了人们对福利的期望,增加了他们对政府的依赖,并放松了他们奋斗的决心。它是一种具有极其负面影响的腐蚀剂。致命的问题是,一旦公众的福利期望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就会迅速逆转,就会形成一种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憎恨成功人士的浓厚氛围。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图3:1870年至2010年的美国债务比率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5.公众的心理处于极端投机的状态,不断提出理由来说服自己,他们可以一夜暴富。

两次危机前工业神话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巨大差距往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心理状态的变化。由于渴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公众开始追求一夜暴富。借助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以提高杠杆率为本质的金融创新,他们大举借债进行高风险投机,导致了巨大的资产泡沫,主要是大萧条前的股市泡沫和危机前的房地产泡沫。

6.这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有关。

大萧条前,信贷政策的泛滥导致了股市泡沫和投机狂热;危机爆发前,美联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管制和次级贷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这打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事情迟早会发生(见图4)。

图4:两次危机爆发前的货币政策

7.危机爆发后,政策制定者总是面临三大挑战: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的政治意识形态。市场力量不断挑战无法令人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局势更加恶化。

面对严重的危机,大国在应对政策时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当它们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它们总是错过机会,当它们应该采取宏观扩张政策的时候,它们应该采取紧缩政策的时候,当它们应该开放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时候,它们经常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时候,当它们应该压缩社会福利和促进结构改革的时候,它们在挣扎,甚至在重复和倒退。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这些明显的错误后来看起来很可笑,但对各方来说,执行正确的政策是困难的。这是因为政客们经常被短期的公众舆论所绑架,被政治程序所束缚,害怕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这几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同时,从巨大的市场波动中获益是大型金融资本的逐利本质。面对一些国家软弱无力的政府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力量往往扮演“一棵树想安静,但风不会平息”的角色,这与政治力量的反对相结合,使当权者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特别重要的是要强调,两次危机中的市场力量一直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我们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认识问题,而忽视其政治属性,我们将会犯一个很大的判断错误。

8.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扩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谈论经济复苏。

危机往往始于急剧的经济跳水、泡沫破裂、失业率上升、经济困难加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领域乃至政治军事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对超高的负债率,首先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去杠杆化过程开始了。随后,经济泡沫破裂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通过货币贬值和债务重组得到缓解。然后,在经济好转之前,不断上升的通胀和股市繁荣往往会导致虚假的复苏,但很快就会遭遇经济双底衰退。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1929年的大萧条就是如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有这样一个迹象:美国金融危机一度有所缓解,但欧洲债务危机出人意料地全面恶化,系统风险迅速上升,全球经济可能进入第二个危险时期。同样,当国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转移和推卸对外部世界的责任。危机的自我膨胀只有通过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一旦发生大危机,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为这场危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做好充分准备(见图5)。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图5:危机发展过程中的意外数据

9.只有当危机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能推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往往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

大萧条后,凯恩斯革命在世界绝望中发生。这一理论创新可能聚焦于全球经济最本质和最困难的问题:世界总需求的萎缩,世界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宏观配置的失衡,以及一些国家绝望的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不仅带来了自身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还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世界。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单个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而大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又是如此困难,迫切需要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一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10.这场危机具有很强的再分配效应,将导致大国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基辛格定律可能会再次得到验证。基辛格在他的名著《大外交》的开头指出,世界上每隔一百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这一判断可能会被两个危机所证实。

大萧条后,世界经济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美元占据了主导地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诞生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危机过后,全球发展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二十国集团平台应运而生。世界力量平衡正在迅速变化,国际经济秩序也在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破坏性影响,而且具有积极的创新效应和强大的再分配效应。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是不可抗拒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继续经历稳定但不可逆转的重大变化(见图6)。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图6:危机前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来源:中国经济网数据库

三个政策考虑

1.建立一个底线思维方法,并为危机最糟糕的情况制定一个计划。

我们必须确立底线思维的思维方法,为危机局势做最坏的准备,同时争取更好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应对突发的外部冲击和冲击,还要为危机的结构性变化做好长期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无不胜。目前,有两种情况必须加以防范:一是危机升温造成的巨大外部冲击;其次,这场危机迫使一些国家将灾难转嫁给其他国家,并转向不同形式的战争。虽然这两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必须在发生之前加以预防。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2.把握中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寻求中国利益与全球利益的最大交汇点。

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角度看,此次危机前,中国的战略机遇主要表现为海外市场扩张和国际资本流入,抓住机遇一举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危机过后,世界进入了总需求不足和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中国的战略机遇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动作用,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些实质性变化,认真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与大经济体的巨大利益交汇点,明确提出解决全球增长困境的方案,并在外部条件明朗后稳步实施。

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3.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重大问题的务实和超前研究。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外部巨大冲击,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根本方针。我们应该学习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警惕卷入不必要的国际事件,认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摘自《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刘禾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标题:刘鹤“两大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