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在全球高端油气市场中东,英国石油、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等西方石油巨头在这里展开竞争。中石油目前在中东5个国家经营着13个投资项目。2017年,中石油中东公司的原油权益产量相当于其海外石油产量的一半。中石油通过保质保量参与当地项目的开发,增强了国际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投资的信心,并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房地产合作开发等诸多机遇。记者来到第一线采访调研,看到了中国企业海外创业的经验和成果,也看到了“一带一路”行动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好处和机遇。

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在中东的考察和采访中,除了增加对石油业务的了解,还有两个关于中国产品“走出去”的短篇故事发人深省。

故事一。在此期间,记者在迪拜国际机场和伊拉克的许多地方看到了中国义乌的小商品广告。当我为自己国家的产品走出国门感到自豪时,我听到许多海外工人抱怨说:“一些中国产品盲目追求低价,但质量不达标。”外国人听中国产品时会摇头,这将损害我们“走出去”的形象。

在采访当地公司人员和政府官员时,他们还表示,由于一些商品质量低劣,他们一度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非常不信任。因此,通常很难在购买的石油设备清单中看到中国产品。

故事2。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中东,当其他国际石油公司作为运营商时,它们的采购合同优先考虑从欧美发达国家购买设备,其次是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国家。中国产品很难进入。然而,当中石油成为运营商时,它将尽力促进国内设备的出口。

在一个项目中,有必要投标石油套管。中国两大钢铁企业根据实力入围,产品证书和资质都很好。然而,一次报价是不可理解的。日本和印度公司的报价约为7000万美元,而中国企业的报价约为4000万美元,这还不到其他公司报价的60%。

这让当时负责招标和采购的中国经理感到困惑。价格怎么会如此不同?当合同签订并需要交货时,这两家中国公司甚至要求赔钱。原来,为了赢得投标,故意降低价格,结果造成了损失。

虽然这两个故事只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例子,但它们给了我们启示。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图小利润而出口质量差的产品会影响中国的整体形象,对“走出去”战略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中国产品质量差”的概念一旦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扭转。

第二个故事是警告企业,除了自己产品的优良质量,他们还需要在资格证书和价格方面的国际市场基准。“赔钱赚钱”不是我们“走出去”的初衷,但利润是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句话。

在海外,中国人以勤劳和诚信赢得了“中国速度”的美誉,施工队伍率先走出国门,成为享誉世界的铁军。然而,“走出去”应该由设计引领,整个建筑、设备和服务产业链应该“走出去”,以显示一个大国的实力。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如今,在“一带一路”的示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尽快解决我们的弱点。我们不仅要在国际市场上“走好”,还要“走好”,这样市场和口碑才能获得大丰收。(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齐晖)

标题: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