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6字,读完约5分钟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已经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正在加速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产业链不完善,关键零部件成本高,收费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评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然后“对症下药”。

强大的评估系统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俗,连续三年位居全球产销量第一。截至2017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超过160万辆。更重要的是,从近五年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

2013-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趋势

经过多年努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大国相比,中国确实形成了一定的综合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市场培育、政策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然而,对于一个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不完善,关键零部件成本高,各地收费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例如,一些省市政府和地方企业盲目跟风,没有科学评估和决策,大规模引进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然而,由于R&D投资小、建厂投资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低效产能过剩”和“有效产能不足”的趋势,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与庞大的工业规模相比,一些省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配套氢加气站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该行业的市场化。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评价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做出完善、科学的评价。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由政策布局、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产业链布局、基础设施和市场绩效六个指标组成,用于定量分析我国主要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具体而言,2017年中国各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排名总分由政策布局、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产业链布局、基础设施和市场绩效六个指标的得分和赋权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那么,这个评估系统的优势在哪里?

从地方层面,可以系统梳理当前各省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扬长避短,帮助地方科学决策,避免盲目布局造成的“集群”现象,造成产能过剩和人力财力浪费。

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可以科学地评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这有助于科学地规划和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防止各地轻率地进行大规模开发,协调各种资源,引导产业集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地方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总体而言,2017年,各省市不仅在推广补贴和收费设施等方面完善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而且政策范围也大幅扩大,涵盖了企业准入、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等方面。

从十大省市出台的政策类型来看,宏观导向、推广补贴和收费设施仍是2017年的重点关注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发[2016]377号)等政策要求,2017年各省市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特别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对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了更加全面、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安全运营。

具体措施包括:明确生产企业是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应用、安全服务保障、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和推广信息报告的第一责任主体;建立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机制;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就宏观定位而言,各省市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除了环保、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等基本考虑外,还将发展本土新能源汽车与推动能源革命、缓解城市拥堵、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结合起来。

在推广补贴方面,主要省市基本遵循《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蔡健[2015]134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蔡健[2016]958号)等国家文件。要求和规定,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

在收费设施方面,综上所述,2017年部分省市的政策重点主要体现在收费标准的调整和服务替代上。

在投资建设方面,2017年,江苏、天津、广东等省市响应《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开放”为关键词,定位未来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和引导外资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国家经贸政策的保护,被释放到适者生存的国际竞争海洋中。总体而言,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开放是一种逆向机制,旨在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质量提高和效率提高,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应该防范哪些风险?

根据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发布的数据,从2015年到2017年6月底,中国已经启动了20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相关投资金额达到1万多亿元人民币,各类汽车企业已经宣布了20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计划。

受“双点”政策的影响,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尽一切努力规划新能源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考虑到现有地方规划的总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对该行业的预期目标,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是否过剩,业界存在诸多争议和意见。

一方面,计划生产能力并不等于实际生产能力,简单地将当地生产实体报告的计划生产能力相加,就得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结论还为时过早。另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激发主体的投资热情,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另一方面,各地要警惕新能源汽车规划中产能过剩的趋势和风险。与工业和技术成熟的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快速技术更新的迭代期,空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在未来技术路线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大量项目盲目上马将会承担巨大风险。因此,各地应重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和产能规划的科学指导,不应过于激进。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专利确实是急需弥补的缺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博弈异常激烈。根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专利申请国主要是传统汽车国家和汽车新兴市场国家。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韩国,这五个国家的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75%。

然而,总的来说,与新能源汽车强国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落后的弊端依然存在。当务之急是发现和弥补工业专利的不足,夯实汽车强国的专利基础。例如,我国专利申请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持有率低,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外国企业所掌握;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技术布局优势,未来存在专利壁垒和侵权风险的可能性较高。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电池、电控和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配套企业的布局是衡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从各省市的企业数量来看,中国电池和电机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就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而言,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的R&D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国产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但同时,标准流程不统一,智能化制造水平不够,这也是国内动力电池供应商面临的普遍问题。

从驱动电机行业布局来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驱动电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满足各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驱动电机系统产品已经自主开发,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

氢加气站的布局相对落后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联盟成员单位共报告了213,903个公共充电桩。2017年新增公共充电桩72,649个,增长51%。

与举世瞩目的充电设施建设相比,我国氢加气站的布局相对滞后。2015年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少数氢加气站基本属于重大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的配套设施。),并在示范项目结束后失去了持续运行的能力。2015年后,随着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升温,氢加气站的数量有所增加。虽然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计划建设氢加气站,但整体规模尚未形成。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全国各省市氢加气站数量统计

目前各地氢气加气站规划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缺乏规范的审批流程和明确的主管审批部门。

一方面,许多省市的规划部门将氢加气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等同于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加气站或加气站,在选址和用地性质上照搬了国家关于加气站和加气站的标准和规范。这种“一刀切”的解决方案是氢加气站规划和建设中“一个站点难找”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监管审批部门不同,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效率相对较低,各省市的氢加气站建设企业在审批过程中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我们采集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新闻的公众评论,通过模型抽样获得有效分析样本300,699个,其中正面评论26,510个,负面评论18,272个,中性评论超过85%,表明对新能源汽车持中立观望态度的人仍然占绝对多数。

根据数据内容分析,2017年公众更加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题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动力类型、价格和补贴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人对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敏感度仍然很高;然而,在细分消费者感受方面,2017年部分时段“后悔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话题受到了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这表明性能是否优秀和完整逐渐成为中国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参考。

另外,通过梳理和分析新能源汽车年度在线搜索索引,结合内容分析,总结出2017年中国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关注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整个网络中的搜索普及率在4月、9月、11月和12月达到高峰。

根据内容分析,与2017年舆情关注高峰高度相关的主要事件如下图所示: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已经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正在加速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重点关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联网汽车等重点方向,为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提供了行动指南。

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欢迎关注锡克教,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标题:产能过剩了吗?一文读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