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4月,第一个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期结束,全国共有24.46万纳税人顺利完成了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收入44亿元。这种绿色税收制度允许企业计算经济账户和环境账户,这迫使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并允许清洁生产企业获得发展机会。在这背后,体现了用制度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思想。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用制度的力量来管理根本和长远。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的改革方案,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估、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等中观层面的制度设计,推进了河流(湖泊)整治。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如环境治理制度,如长期制度和禁止外国垃圾入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了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

人民网评: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施,关键在于它的真正把握,而这取决于严格的控制。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不仅要注重制度建设,更要注重制度实施。“原来的污染控制就像掌掴。这次我觉得刀子真的在我的脖子上。”被检查企业负责人的证词真实反映了中央环保检查员的实力。“写文章应付检查”、“无为而治、乱则乱”、“生态环境保护让位给经济发展是个问题”...看看中央环境保护检查员,措辞越来越严厉,命名越来越具体,模糊性越来越少,他们更直言不讳。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央环保督察绝不是走过场,而是力求实效。抓有痕迹的铁的动作和摸硬的力度,使长期的软环境保护法规长出了“钢牙牙”,使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变成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人民网评: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展望未来,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有必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支持和完善制度,以解决制度不完善、制度松弛、法治松弛等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系统的实施,使系统成为一个刚性约束和不可触及的高压线。这需要像中央环境保护检查员一样执行,而不作选择、作出改变或作出折扣,并牢固地建立系统的刚性和权威性。有了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最严格的执行和最有力的实施,我们才能真正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藏身,用制度来护卫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网评: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如果你坚强,你就会坚强;如果你软弱,你就会软弱。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带来了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的优化,而且不仅贡献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治理模式和制度体系,丰富了人类的制度文明。

标题:人民网评: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