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只有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加强监管,把握广告规模,违规者才会害怕,违规者才会后悔

最近,“红毛药酒”成了舆论的焦点。面对质疑,企业有责任解释近五年来地方监管部门处罚虚假广告的原因和问题,以及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公布进展,我们才能真正回应公众的关切。与此同时,红毛药酒的药品应用和非法广告问题也在舆论的探照灯下出现。

红毛药酒作为一种非处方中成药,既不是无用的“毒药”,也不是能治愈一切疾病的保健品。虽然说明书明确指出了主治功能和禁忌,但一般消费者并不熟悉。如果通过广告削弱药品的属性,强化保健功能,药品和保健产品的界限就会模糊,从而误导消费者。据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组织示范红毛药酒由非处方药向处方药的转化。无论示范结果如何,红毛药酒的概念不是酒,而是“药”。

人民日报谈鸿茅药酒事件: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

红毛药酒在广告榜上名列前茅,在医药广告领域甚至被称为“天王”。“红毛药酒,一天两杯”已经成为一个熟悉的口号。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称,他们的广告是非法的。据不完全统计,非法活动的数量已达到2600多项,销售已被暂停数十次。因为它是一种药物,所以有严格的剂量要求和特定的适用人群。广告法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有表明疗效和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这一次,SFDA还强调,药品广告审批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书面表达方式(功能性标示)进行,不得超出说明书的书面内容(功能性标示)或误导消费者。利用保健品广告模式推销药品不仅违法,而且对公众健康不负责任。

人民日报谈鸿茅药酒事件: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

问题是“夸大药物疗效”的宣传和“严重欺骗和误导吸毒者”的广告并不是唯一的。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接受了近25%的“药品和医疗用品”投诉,涉及虚假宣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监管和违法成本低。以红毛药酒违法广告处罚为例,往往是“没收广告费715.8元,罚款715.8元”。与数千万的利润相比,这样的惩罚就像九根牛一毛,根本不能产生有效的冲击。只有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加强监管,把握广告规模,违规者才会害怕,违规者才会后悔。

人民日报谈鸿茅药酒事件: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

同时,广告平台和相关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是网站、客户、电视台、报纸,还是影视剧,只要能植入广告,就不应该违反法律法规,不应该为了广告费而做虚假宣传。需要注意的是,舆论监督并不是完全否定红毛药酒的药用价值,而是将红毛药酒定位于回报,不再利用保健品的虚假广告获取利润。对此,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摒弃面对舆论监督的对立态度,善于借鉴舆论监督,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制药公司应该采取预防措施,药品广告不应该越过法律红线。

人民日报谈鸿茅药酒事件: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只有让谎言消散,让真理回归,让质量说话,我们的医药行业才能进步,我们的药品才能经受住考验,人民才能放心购买,放心食用,放心使用。

标题:人民日报谈鸿茅药酒事件:药品广告应杜绝虚假包装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