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6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焦赞直播的问答节目“百万赢家”将港台列为“国家”,引起网民强烈不满;微信问答小程序的“心灵之王”也因为题库的问题而被下架整改。自年初以来,现场答疑的流行程度呈爆炸式增长,但话题设置却漏洞百出,其背后的问题也发人深省。

话题是现场回答问题的基础,话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节目的水平。然而,看看目前的现场回答节目,问题的水平是令人担忧的。例如,有一些事实错误,把“肉夹”划入江苏小吃是荒谬的;有些内容很枯燥,要求回答“西瓜视频”四个字的笔画数,这是不博学的;甚至有一些关于国家主权的严重误导问题,这是不可思议的。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一些直播平台在设置话题上的松懈和掉以轻心,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人民网三评“直播答题”之一: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有些人认为只是一两个问题做得不好,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在通过直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同时在线。此时,直播平台不再是一个利基、封闭的虚拟空,而是一个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和传播价值观的公共平台。一旦话题内容包含严重错误或不良引导,不仅会歪曲事实,误导毫无戒心的受众,还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负面影响。单纯强调娱乐性和互动性,而忽视话题设置本身的严肃性和严密性,无疑会使问题和答案误入歧途,使知识失去光彩。

人民网三评“直播答题”之一: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现场答案一出现,许多人就欢呼起来:知识开始发挥作用了。然而,劣质话题引发的混乱提醒我们冷静思考:现场回答问题真的是在传播知识吗?当网民尽力回答百度的问题或向亲友求助时,你真的在学习知识吗?表面上,风口上的现场回答是“实现了”,但实际上是陈旧的。

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活的“信噪比”的概念,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区分什么是真正有用和有价值的信息,而不要被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的噪音所干扰。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直播平台不及时提高话题的水平和质量,不花更多的精力设置话题,最终会成为大多数网民都厌倦丢弃的垃圾信息,被时间淘汰。所谓的“知识的实现”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时间。

人民网三评“直播答题”之一: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因此,除了要求直播平台产生好的问题外,政府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加强对直播答案的话题来源、设计标准和程序的监督和规范。只有平台和监督者携手共进,各尽所能,才能保证话题的质量,避免引导性错误,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提供给广大参与者,实现知识与参与的融合。

做好题库是现场答疑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区分真实知识和垃圾信息是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如果现场答案真的点燃了大众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热情,为什么不借此机会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共同提高我们全社会的知识水平呢?

标题:人民网三评“直播答题”之一: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