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2字,读完约3分钟

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应该继续深化改革,以改革的方式解决问题。无论是疏通政策传导还是丰富政策工具,都离不开“改革”这个词

最近,一系列与利率相关的措施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一是将一年期中期贷款(mlf)中标利率下调5个基点,四年多来首次下调七天反向回购操作,一个月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投标中标利率下调2个基点。备受关注的贷款市场基准利率(lpr)第四次发布,一年及五年以上的lpr下调5个基点。如何对待这一系列“向下调整”,市场上有多种解释。

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有人认为,这些“降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预期,有效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下调;另一些人认为,从实体经济的需要来看,有必要加大引导利率下降的力度;其他人则担心,在欧洲恢复量化宽松、美联储降息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跟进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

直接看,这一系列“下调”意味着利率进一步市场化,也表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过去,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存在障碍。改革和完善低利率形成机制就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压低贷款实际利率。改革后,各报价银行将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报价。相关利率下调总体一致,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价格工具的传导机制更加清晰。传导机制已经打开,这有利于“组合拳”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付诸实施。

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从深度上看,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步推进,但也面临下行压力。在这些利率变化的背后,它表明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不仅保持了实力,没有搞“洪水灌溉”,而且符合形势的需要,解决了市场的迫切需要。这也是加强反周期调整的意义所在。

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国内经济服务,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的预调整和微调。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有多种工具,空的政策规模很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融资成本,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近年来基本实现了稳步下降。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有实力和基础保持实力。货币政策的稳定取向没有改变,坚持稳定的货币政策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就今年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而言,注意把握力度和节奏,不搞“排灌”,是一个显著的特点。通过改革和完善lpr形成机制,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更多地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央行还表示,将推动银行更多地利用低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5个基点的下调幅度表明了监管当局稳步前进的态度。只有更加关注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制定精确的政策,做出良好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释放政策效应,我们应该继续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不难看出,“改革”一词对于疏通政策传导和丰富政策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最近,央行行长表示,“进一步把改革与监管、短期与长期、内外平衡结合起来”,“以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以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可以预期,通过很好地利用“改革”方法,“打击”政策将是有效的。

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9日,第18版)

标题:深化改革  稳健前行(财经观)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