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对于医药公司不透明的营销费用,注册系统所能做的可能是尽可能进行严格的查询。

高国雷

在科委鼓励的六大行业中,医药企业在ipo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似乎相对较大。科委已经试行了注册制度,重点是信息披露。在某种程度上,允许首次公开募股登记是正常的,除了那些拒绝登记或被迫终止试验的人。然而,截至目前,已有三家医药相关企业停止了向科技板块的进军,它们是贝塞斯达、远东生物和诺康达。

从表面上看,上述三家制药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因,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由制药行业的通病造成的。

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医药企业在发展初期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收入,而且几套上市的科技板块财务标准基本上都有最低收入门槛,这使得很多早期的医药企业很难在现有的科技板块体系中找到合适的上市标准。为了达到收入门槛,企业想出了各种方法。

一种方式是通过关联方增加交易金额,并尽量使非关联交易在形式上进行。这种交易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关联交易的非关联性、关联交易必要性的真实性等问题是ipo审批制度审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因这些问题遭到拒绝。那么,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登记制度只是为了查询和披露此类问题,还是仍将它作为拒绝企业的理由纳入实质性审计范畴?相关企业的经验显示了一些线索。诺康达之所以打破科技板块,重要原因在于其涉嫌隐瞒关联交易,且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重大的管理层估计和判断。

高国垒:行业通病导致多家药企折戟科创板

增加交易金额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是给客户一个更加活跃的账户期,促使客户尽可能增加购买金额,这表现在应收账款在财务指标中的比重急剧上升。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制药企业往往难以在早期形成大规模收入,但当它们能够形成大规模收入时,就容易出现一些行业问题,如营销费用高、不透明甚至涉嫌商业贿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促销服务费高,占销售费用的90%以上。

回到制药业。虽然政府现在正在逐步实施有数量的采购,中标者的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将得到保证,但在实践中,中标者往往不止一个。中标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抢蛋糕的情况,企业的销售人员仍然有以利益驱动销售的压力。

而且,经过几年的行业整顿,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纯度。无论这类企业申请主板还是科技板,审计部门都会关注和询问其营销模式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而公司和中介都表示不存在这类问题。事实上,中标后,很多成熟的医药公司会在中标的基础上给经销商一定的折扣和空空间的利润,经销商也会进行营销。至于经销商采取什么样的促销方式以及这些方式是否合法,制药公司视而不见。因此,如果我们只检查或“询问”上市的制药公司,我们就找不到其背后的商业贿赂问题。

高国垒:行业通病导致多家药企折戟科创板

当然,上述情况也没有逃过相关监管机构的眼睛。今年6月,财政部和医疗保险局对医药企业进行了“渗透”检查,也是为了验证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监督医药企业的销售环节,扩大对关联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的检查,必要时扩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重点不是检查,而是“渗透”。

对于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不透明营销费用,注册制度可以做到的是尽量严格查询,这些问题的深挖和处罚可能更多地取决于财政部等部门;要结束这个行业问题,更多的应该通过医疗改革逐步解决。

(作者是章和投资管理合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标题:高国垒:行业通病导致多家药企折戟科创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