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2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常说“听耳朵是假的,眼见为实”。但是你听到的不可靠,你看到的也不一定可靠。在投资研究方面,我们需要特别警惕。如果我们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理,如果我们只把我们所看到的视为真理,我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错误的比较对象

例如,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投资公司做助理,年薪超过20万英镑。他每天都联系基金经理或高净值客户,他们都比他富有。一天,他悲伤地告诉我,他赚的钱太少,失败了。我被他的想法吓坏了,所以我翻了一下统计数字给他看。根据社会保障局的统计,2018年上海的平均工资水平在8万到9万元之间。考虑到超高薪工作的存在,后者往往低于前者,而后者能更好地反映"所有工作人员享有的平均待遇水平"的统计数据。因此,据估计,上海的工资中位数约为7万元。看看英国的统计数据,平均工资约为3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0万元。事实上,这位朋友的工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上海的平均水平,甚至达到了英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但是为什么这位朋友觉得他挣得少了呢?因为他采用了“眼见为实”的比较法。与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人相比,他觉得自己的收入很低。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这位朋友对事实的错误理解可以说是来自一个被称为“别墅效应”的错误判断。别墅效应意味着理论上住在别墅里的人会更幸福,但是因为他们的邻居要么有钱要么很贵,这些人经常得到错误的比较对象,因为他们和“富人”相比相对贫穷,但是他们的幸福度下降。“眼见为实”造成的偏差往往是由于法官没有看到所有的图片,只看到了一小部分情况。这种现象在投资中并不少见。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投资中的“眼见为实”误区

过去,当证券公司的销售部门有一个现场交易大厅时,我们去销售部门和投资者聊天,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赚钱甚至赚大钱的故事。股票市场似乎是免费资金的汇集地。事实上,投资者在销售部门的交易大厅赚钱并不容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赚钱的投资者喜欢吹牛,而赔钱的投资者往往保持沉默。投资者更容易记住和炫耀他们的盈利交易,同时忘记他们的亏损交易,以免给自己带来心理压力。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投资者在销售部门的吹嘘,这并不代表市场的回报水平。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相反,你看到的并不好,但它往往会带来好的结果。许多企业高管以及帮助企业做各种咨询服务的中介人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非常了解自己所服务的企业。这种理解往往会导致“在灯下变黑”的效果:因为你看你服务的企业太仔细了,你总能看到很多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实际上对投资影响不大,但这个企业可能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目标,但是“眼见为实”导致对小问题的过度关注,这使得那些与企业接触最密切的人看不到企业的核心投资价值。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观察仍然很重要

以通胀数据为例,金融界的很多朋友告诉我:“通胀数据是不准确的!我生命中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这种把“生活中感受到的数据”视为“真实准确的数据”的工作方法,是“眼见为实”的错误。

通胀数据是全国30多个省份14亿人口平均购买力的价格变化。对于金融界的白领来说,他们的消费构成与全国平均水平大相径庭。他们的消费包括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核心地区较高的租金成本和较低的原材料成本,这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此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核心地区的租金价格也远高于整体租金价格。“眼见为实”的这一通胀率不是全国平均通胀水平。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相信“眼见为实”仍然会引起很多误解,所以我不在这里一一列举。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在其他渠道找不到的信息。只是我们需要先识别这种信息,然后才能使用它,我们不能简单地相信“眼见为实”,但它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就像马克·吐温说的:“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论。”

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作者是信达证券的首席策略师)

标题:警惕“眼见为实”中的判断偏差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