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9字,读完约3分钟

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对垃圾分类提出了明确要求。垃圾分类对垃圾减量和绿色发展来说不是一件小事,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件新鲜事和“麻烦事”。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关注像上海这样的公共政策是如何顺利启动的。

朱敏静:一个好的公共政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这背后有长期的准备和努力。虽然今年才正式实施,但上海人对垃圾分类的概念并不陌生,概念输入和价值倡导已经开展多年;然而,大量试点项目和基层社会动员为最终的政策执行奠定了基础。同时,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垃圾围城”的风险,这加速了垃圾分类概念的接受。虽然立法是一个硬杠杆,但立法过程本身是一个酝酿和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 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丁琪媛:有人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既要有刚性,又要有弹性。软,即政策形成的过程应该被吸收和接受,它应该是渐进和有序的,让公众有时间去适应;现在,必须保持前进的势头,在前进的过程中要果断果断,不要在反复犹豫的步骤中扼杀公众参与的热情。达成共识后,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业务层面上务实地开展工作。

朱敏静:这涉及到精细化管理的命题。众所周知,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但从概念识别到行动实施,从理解到支持到积极参与,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挑战。例如,上海市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建议不要一刀切,不仅要严格执行硬性约束,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实现“一个社区,一个项目”;又如,由于目前居民需要将湿垃圾放入自己的“破袋”中,为了防止居民弄脏手,一些街道在垃圾箱中装有感应洗手池。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政策是真正根据现实设计的,是根据人民的心来执行的,他们能够真正地着陆和运行。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 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丁琪媛:只有通过精心的管理,我们才能进行精心的分类,这是相互呼应的。现在人们关注两个问题。首先,前端分类的士气得到了提振。后端处理能及时跟上吗?第二,早期由新奇引起的热烈讨论最终会过去。垃圾分类如何从时尚走向日常生活?

朱: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破窗效应”,这就要求严格执法,建立规则,养成习惯,营造氛围;后端处理最重要的是避免“前端分类、后端混运”的现象,确保公共治理的公信力。同时,我们应该动员社会力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参与其中。这在许多公共事务中是真实的,在这些公共事务中,短期行动很容易,而长期发展却不容易。为了形成一个真正的“长效机制”,仍然有必要充分考虑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让社会本身在成功动员后“顺利运行”。只有这样,暂时产生的“兴奋”才能内化为持久的习惯。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 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丁琪媛:没错。只有让社会“运行”,垃圾分类才能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我看来,上海有一项措施可能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那就是中小学将垃圾分类为“开学第一课”,并将其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孩子是最认真的,参与是最好的教育,可以从小养成分类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监督父母,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人民日报:垃圾分类 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朱敏静: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声音不理解,关键在于解释政策的“成本效益曲线”:目前容易不分类,但长期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成本是不可估量的,必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像垃圾分类这样的公共政策,归根结底是发展的“会计”:什么样的投入是有效的?什么样的分工能产生“积极效应”?我们如何使社会成本最小化?为此,上海仍在摸索之中。一个涉及2000多万人的实践肯定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生动的教训。

标题:人民日报:垃圾分类 如何更好走向“日常”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