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5字,读完约8分钟

专栏简介:《有趣的经济学》是一篇类比国际前沿经济学的论文,由公开发表的芒格斯报告编号。论文通常来自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如《美国经济评论》(aer)、《计量经济学杂志》(eca)、《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和《经济学季刊》(qje)。我们希望通过简单易懂的介绍和评论让经济学变得有趣。

介绍

“找工作”可能是工作场所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说到找工作,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招聘启事、广告、中介公司或直接向企业求职;另一种是所谓的“内向”,由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那么,通过这两种不同方式获得的工作收入有什么不同吗?

2016年4月发表在《人口经济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分析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包括上海财经大学的陈圆圆、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王乐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张敏。论文的题目是“熟人介绍是个糟糕的选择吗?基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调查数据的不同求职方式对月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非正式搜索、不良搜索?:求职方式对中国城市农民工工资的影响.

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研究人员用ols和iv方法分析了不同求职方法对工人月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招聘、求职等求职方式相比,熟人的引入使工资收入减少了2.4%,在5%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研究者还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机制解释:一是信号机制;二是权衡(或交易)机制,并验证这两种机制。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插值带来的负信号确实会影响工资水平;此外,通过介绍熟人,求职者平均找工作的时间缩短了16.5天。不仅如此,这种效应在首次外出务工者中更为明显。对于这群人来说,利用熟人和朋友介绍工作比其他方法缩短了近20天。

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研究背景

在学术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不同求职方法的就业结果的研究。总的结论是,通过熟人介绍求职可以大大缩短求职的时间和成本,增加就业的可能性。然而,关于求职方法对工资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此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欧洲、美国等国家的数据分析,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求职方式对中国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月收入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有大量的流动人口。与城市间的流动人口相比,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更容易依靠朋友或熟人等非正式途径寻找工作。

数据选择

研究者选取的数据来自于2007年中国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该数据包括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三个模块,本研究选取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选定的流动人口信息来自15个主要移民城市,如上海、深圳、武汉、重庆、合肥、郑州、杭州、宁波和东莞。研究人员对该样本的基本人口特征、健康、教育、就业、社会网络、家庭收支、生活状况和家乡信息进行了统计。

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研究者设定研究者的年龄范围为16-65岁。该范围的设置考虑了两点:1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会选择在城市工作,他们选择16岁作为适龄劳动者的开始年龄;2.根据2018年调整员工退休年龄的新规定,从2018年开始,女性的退休年龄将每三年推迟一年,男性的退休年龄将每六年推迟一年,直到2045年达到65岁,因此研究人员将退休年龄定为65岁。

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数据统计

首先,研究人员对选定的样本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人员将求职方法分为两类:1 .熟人介绍的网络求职;2.通过求职网站、招聘广告等营销求职。统计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图1不同求职方法的统计结果

如上图1所示,研究人员发现,只有26.8%的被选样本使用第二种方式找工作,大多数流动人口通过熟人找到工作。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与年轻的移民人口(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移民时间不到一年)相比,长期移民的人更喜欢通过熟人介绍。

研究者进一步对所选研究者的工资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由于中国的工资是按月支付的,研究人员选择月收入作为研究变量,其中包括实际工资、奖金和津贴。此外,研究人员还选择了性别、少数民族、年龄、出生顺序、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为当地农村户籍,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图2工资收入统计结果

如上图2所示,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熟人介绍找工作的月平均收入为1376.19元,而通过正式申请程序找工作的月平均工资为1461.82元。此外,通过比较其他变量的统计数据,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熟人找到工作的工人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他们更多是当地的农村移民。

模型结构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半结构模型来分析不同的求职方法对工资的影响。模型如下:

Informali是一个虚拟变量。当值为1时,表示熟人推荐的求职方式,当值为0时,表示通过正式申请的求职方式。Ln(工资)I代表个人I月收入的对数,β代表利率,可用于计算通过不同求职方法找到工作的回报率。此外,x代表一系列外生变量。

实证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上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3所示:

图3实证分析结果1

如上图3所示,研究人员发现,与招聘和求职等求职方法相比,熟人的引入使工资收入减少了2.4%,这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代表技能水平的独立变量如教育、职业和行业添加到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图4所示:

图4实证分析结果2

如上图4所示,研究人员发现教育水平对收入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结果并没有显示由于社交网络使用不当导致的就业和技能不匹配影响了收入。

机理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影响机制:

(1)有限选择的负信号假说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中,雇主会通过不同的求职方式来判断求职者的能力。例如,插值等求职方法传递的信息是负面信号,如选择有限或无法通过其他申请渠道在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或议价能力弱,从而为求职者提供较低的工资条件。

(2)求职时间和有效性的权衡假说理论

工资惩罚也可能反映工人通过插值寻找工作的权衡,以缩短寻找工作的时间和成本,并尽快找到工作。

首先,研究者分析了有限选择的负信号假说理论。他们将样本中的所有人分成不同程度依赖劳动力市场的群体:

1.刚到城市的农村移民;

2.在职岗位不超过一年;

3.当前从事第一份工作的劳动者;

4.其他对劳动力市场依赖性强的群体。

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的求职方法测试了这些群体对他们月收入的影响。结果如下图5所示:

图5有限选择负信号假说的理论验证

如上图5所示,研究人员发现,收入损失在对市场依赖性较弱的工人中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插值带来的负面信号确实会影响工资水平。

然后,研究人员验证了第二个理论,结果如下图6所示:

图6求职时间和效率之间权衡假设的理论验证

如上图6所示,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介绍熟人,求职者的平均求职时间确实缩短了16.5天。不仅如此,这种效应在首次外出务工者中更为明显。对于这群人来说,利用熟人和朋友介绍工作比其他方法缩短了近20天。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求职策略,适用于首次进入城市的紧缺农民工。

研究结论

研究人员用ols和iv方法分析了不同求职方法对工人月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招聘、求职等求职方式相比,熟人的引入使工资收入减少了2.4%,在5%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

针对上述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机制解释:一是信号机制,熟人的引入可能会给潜在雇主一个负面信号,即工人没有竞争力,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工作,因此雇主支付的工资会低于劳动力市场;另一个是权衡机制。由于生计压力,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向熟人和朋友寻求工作信息方面的帮助,并获得较低的工资,以便更快地找到工作,减少找工作的时间成本。研究者分别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两种机制都是有效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插值带来的负信号确实影响了工资水平;此外,通过介绍熟人,求职者平均找工作的时间缩短了16.5天。不仅如此,这种效应在首次外出务工者中更为明显。对于这群人来说,利用熟人和朋友介绍工作比其他方法缩短了近20天。

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标题:蒙格斯智库:通过熟人找工作竟使工资下降2.4%?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