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为风险,在监管政策框架下控制操作风险和系统风险,争取中国在金融技术领域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

最近,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向八家公司发出通函,通知它们其虚拟银行牌照申请已进入下一轮筛选。这八家公司包括渣打银行香港分行、中国在线(香港股票06060)、腾讯和蚂蚁金服。与移动支付许可证相比,虚拟银行具有更高的含金量。虚拟银行引入了一整套金融服务。除了存款和贷款等传统银行的三大服务外,财富管理、保险和黄金等互联网创新服务也可以尝试,拥有更大的空想象空间。

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积极拥抱监管才是王道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一直不愿分离其金融业务,尽管这一业务在空.发展最为广泛马曾经说过,腾讯的业务可以概括为两个半业务,其中一半是金融业务。腾讯一直拒绝透露金融业务部门的名称,只是为了避免受到外界的过多关注,从而带来更大的监管压力。

自去年以来,微信支付多次受到央行处罚。腾讯信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测试后不久,它就被监管并停止了生产。微信支付被切断,备用金被集中存放,这表明腾讯必须主动接受监管并合法运营。

无论这种形式如何翻新,它都没有改变金融业商业风险和信贷管理的性质。只要是金融行为,就涉及经济和金融安全以及公众的财产安全。因此,网络金融与其他金融形式一样,应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不应被隐瞒,特别是不应在既成事实迫使监管机构就范之前采取行动。

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交易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20%,互联网金融用户超过5亿,居世界第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技术并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甚至伴随网络和技术而来的技术、数据和信息安全风险也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其跨境、混业经营和跨区域经营的特点,风险扩散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溢出效应更强;另一方面,接受其服务的大多数客户是长尾客户,他们识别风险的能力不高,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一旦风险发生,潜在的社会危害将更加严重。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背后有一个庞大、复杂、相互关联的信息系统。海量的信息流和复杂的信息结构客观上使得识别风险变得困难。许多交易活动增加了它们的交易风险,因为它们与中央银行的清算系统分离。因此,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需要监管和跟进。

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积极拥抱监管才是王道

同时,应该认识到,任何互联网企业在发展金融业务时,都不宜扮演金融监管的角色或逃避金融监管,这是危险的,也是注定没有前途的。

过去的教训历历在目。近年来,网络金融从最初的野蛮增长和恶性循环发展到现在的市场,趋于理性化和合规化。这表明,在一个合规、有序、良性的发展环境中,更多的人可以安全、便捷地享受互联网金融的便利。几年前,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经历了几波校园贷款、首付贷款、现金贷款、p2p风头等。正是这些事件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强有力的监管。因此,金融必须拥抱监管,拥抱技术,放弃幻想,按照规则运作,好钱赶走坏钱,实现良性循环。

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积极拥抱监管才是王道

同时,互联网企业发展金融业务是“长尾理论”的体现。投资产品小而规范,投资面向公众。投资者的资金实力、风险意识和投资经验相对薄弱。具有互联网技术属性的公司通过设立、收购和并购获得了各种金融或准金融许可证,并依靠其强大的客户基础、渠道和技术能力最大限度地扩大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规范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主动接受监管,这也是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要求。

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积极拥抱监管才是王道

总之,金融技术的发展应该与监管形成良性互动。互联网金融技术公司主动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监管,这确实是明智之举。要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为风险,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控制操作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争取中国在金融技术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地位。这是腾讯和其他互联网巨头在金融业务中应该认真对待和坚持的底线,否则就没有出路。

标题: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积极拥抱监管才是王道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