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3字,读完约4分钟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是小事。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三农”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多达20个。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规划“农业”。在2018年底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继续扎实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也是2019年的重点工作;在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农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改善,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保护和调动。继续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也被视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用金融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命题。

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随着基层网点的铺设、服务站的建立和金融知识的普及逐渐进入村庄,如何将金融服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民生福祉,考验着金融机构的智慧。日前,浙商银行前行长、有着30多年金融实践和管理经验的刘晓春写了一篇关于农村金融的文章,指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于规模和传统思维等因素,许多当地农民没有自然的贷款需求。相反,一些生活习惯不好的人用贷款吃喝,最终他们无法偿还贷款;对于勤劳的农民来说,更大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如何销售他们的高质量产品。

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事实上,上述金融服务“遇冷”是客观存在的,但农村、农业和农民真的缺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肤浅的、阶段性的金融供求失衡,甚至是供过于求的“反常”现象,实际上是规模过小、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导致的金融需求“不成熟”。

应当指出,许多地区已经就这一问题采取了行动。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取代传统的以钱代赈的方式后,本轮金融扶贫扶持“三农”从一开始就强调可持续性,许多地区引入了金融、金融、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和贫困户共建机制,努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然而,从更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上述合作主要停留在初始阶段,主要解决“生产方”的规模效应问题。在销售方面,要么依靠企业来销售,要么依靠对口支援单位来“采购”来帮助。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扶贫”,但在企业的业务可持续发展探索中仍显不足;然而,对特殊产业的理解也停留在当地资源的内在优势上。然而,由于“资源丰富,特色不足”,许多同质项目和产业得到了发展,如生态旅游和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但品牌效应尚未形成。除了当地人,所介绍的产品和服务鲜为人知,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开局面。

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形式没有改变,无论是单个农民没有挖掘出合理的金融需求,还是在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形成了产业雏形,而后者大多是农民集中在“企业”中与单个企业争斗。与前者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关联。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如果农村实体的发展模式不改变,所谓的财政支持可能会极其有限。

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因此,要真正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干预,不仅要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现有的金融需求,还要刺激和挖掘新需求的形成,甚至帮助新需求的形成过程。在这方面,刘晓春建议,应组织工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应建立主要农产品的期货市场,应促进期货、衍生品和保险等金融工具进入农业和农村市场。同时,根据相关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生产、消费和销售的规律,促进相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围绕这些产业集群自然形成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市场,从而降低“好年景降本”的市场风险,改变农村“空关爱家庭”的尴尬格局。

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毫无疑问,“三农”建设不是一天完成的。满足基本金融服务是必要的。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农村金融服务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或许,正如上述现实的“困境”所表明的那样,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远非提供资金和服务那么简单。随着一些基础业务的形成和常识的普及,今后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重点在于支持农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了满足效率不高、不现实或源于注水等欲望的金融需求之外,最好引入良好的渠道,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连锁发展等更隐性的中长期需求奠定基础。

标题:金融支持“三农”:多在“造链”上下功夫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