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09字,读完约16分钟

今天(14日)上午,中美新一轮高层经贸磋商在北京举行。由于美国将在3月1日前将中国出口美国的2000亿美元产品的税率提高到25%,此次谈判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国务院核心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最近预测,未来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转向亚洲。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中国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既然世界经济正以这样的方式发展,就没有必要太担心中美谈判的进展。今天,cggt为关注中美经贸谈判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读者出版了这个研究小组的研究内容。

cggt,中国走向全球智库

1.到2035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1.7%,这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将保持其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

3.据预测,在未来15年,信息技术和新兴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为后发展经济体提供迎头赶上的机会。

4.国际贸易的形式已经改变。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将明显增加。

5.制定跨境投资规则将是未来20年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约30%。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地区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亚洲将成为全球油气的主要进口国。

未来15年将是中国比较优势的过渡期、中国崛起为新大国的关键时期和国际格局的大调整时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经济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总体而言,未来15年,国际经济结构将呈现十大变化趋势。为此,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趋利避害。

未来15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城市化仍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到2035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1.7%,这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如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速以及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这些有利因素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下一个长期繁荣阶段,但这主要体现在生产率增长的恢复上,全球经济的总体增长率可能不会回到历史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1)人口增长放缓和老龄化加剧将成为拖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2017年世界人口展望》,全球人口将从2015年的73.5亿增加到2035年的88.9亿和2050年的97.7亿,全球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例将从2015年的8.3%增加到2035年的13.0%和2050年的15.8%。

(2)利用能源的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会带来新旧技术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还会改变全球能源供应和产业分工的格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将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3)虽然从长远来看,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将面临许多挑战。当然,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及其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转变也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考虑到技术、城市化、人口和环境等主要基础因素的变化,研究组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下降趋势,并可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低的增长率。从2020年到2035年,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6%。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会进一步放缓,总体增长率约为1.7%,低于过去50年的平均增长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4.9%左右。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未来15年全球经济结构多极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导者,其中印度、尼日利亚、埃及和菲律宾预计将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经济和投资的近60%。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欧洲和美国转移到亚洲,并蔓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和欧盟仍将是世界主要经济强国,新兴经济体的实力将继续上升。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将保持其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从短期来看,美国消费者需求预计将进一步释放,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美国人口将保持低速增长。到2035年,老年人数量将首次超过未成年人,到2050年,总人口将接近4亿。根据美联储的预测,美国的长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2%,到2035年,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该研究小组预测,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中国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综合国力理论,美国将继续保持其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未来15年,欧洲和日本仍将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但它们的地位将会下降。根据该研究小组的计算,到2035年,世界七大经济体中可能只剩下一个欧洲国家(德国),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日本经济未来的增长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预计2035年日本经济的排名将在第五位左右。

趋势3:新技术革命推动的生产方式变革将重塑全球产业分工

在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中,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将呈现出智能化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平台化和技术创新开放性的特征,这也将对全球分工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据预测,未来15年,中美两国数字经济发展有望领先,新兴经济体创新实力迅速提升,生产分工进一步深化,数字附加值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数字等无形资产的贸易和投资比重不断增加。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据预测,在未来15年,信息技术和新兴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为后发展经济体提供迎头赶上的机会。数字经济的兴起将加速知识向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帮助当地生产,并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如果运用得当,它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产业特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不仅会改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全球布局,还会加速后发经济的转型发展。信息技术和后发展经济体资源的结合可以加强后发展经济体的优势。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技术变革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小概率事件,具有整体影响,包括: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动荡,以及工业信息安全重大事故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将继续成为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将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

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将明显增加。贸易模式已经改变。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将迅速发展,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将催生新的监管模式。全球贸易模式将会改变。国际分工价值链的区域化特征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崛起。全球贸易失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改善。国际贸易规则更加强调高标准和高水平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制定规则时强调了后边界措施,如竞争中立性、监管一致性、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以及21世纪的新问题。全球贸易体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和双边自由化协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多边贸易体系正面临更大的挑战。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趋势5:跨境投资规则的制定出现新趋势,全球跨境投资将出现波动

制定跨境投资规则将是未来20年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投资规则不断完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将继续提高。虽然一些国家在短期内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但开放、促进和吸引外资仍将是未来的主要政策基调。过去,双边投资协定侧重于投资保护,今后将更多地纳入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投资规则体系很复杂。双边和区域协定的发展将加剧国际投资协定体系的复杂性,并逐步形成多边投资体系;跨境投资有更高的合规要求。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内容将不断纳入投资规则,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合规要求;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可纳入投资协定,投资保护程度将得到加强;在东道国政府对跨境投资的监管中,国家安全审查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全球跨境投资额将在波动中上升。在跨境投资中,服务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有形资产投资比重下降,无形资产投资比重上升。

跨国公司将继续成为全球跨境投资和价值链布局的主力军。新兴经济体中的跨国公司数量将继续上升。发展中经济体在跨境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趋势6:全球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发达国家

全球人口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人口增长普遍放缓,世界生育率普遍下降,发展中国家下降更为明显。一些国家长期处于低生育率水平;主要经济体的人口正在增加,一些经济体未来将面临人口减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从人口分布来看,未来20年全球人口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年龄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生育率仍将面临下降趋势,死亡率将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呈现老龄化趋势。世界平均预期教育年限继续上升,但近年来增长率大幅下降,低收入国家的进展相对缓慢。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据估计,到2035年,全球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16,000-18,000美元,2016年将在10,300美元的水平上增长60%-80%。发达国家技术优势的弱化和人口老龄化将继续,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仍将保持其加快技术进步和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将继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将扩大。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超过32亿中等收入群体,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约48亿人。按地区划分,目前一半的中产阶级集中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到2030年,三分之二将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估计人口超过32亿。拉丁美洲、中东和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也将不同程度地增加。由于欧洲和北美长期处于低自然人口增长率状态,世界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将明显下降。全球反贫困工作仍面临一些关键挑战,如战争和冲突仍是人类发展的最大威胁,贫困人口易受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制定反贫困政策所需的关键数据仍存在较大差距。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碳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和原材料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同时,社会对于实现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广泛的舆论基础。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和谐平衡的严峻挑战。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国民健康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先政策方向。然而,改变能源结构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展望2035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世界发展,控制污染,实现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正成为各国的主流。绿色发展对国际经济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绿色是一种道德,它将影响全球的发展观、价值观和文化。绿色是一种规则,它会影响各国的经济活动和跨境投资与贸易;绿色是一种限制。在现阶段,对环境标准和能源结构的要求超出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必要共同努力,找到一条低成本发展的新道路;绿色是一种激励,它将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减少污染的落后机制,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能源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首先是清洁。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油气资源的供给能力。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天然气将增长45%。第二,低碳化。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到2020年左右,它将与传统化石能源一样接入互联网。第三是电气化。电力在未来的全球能源系统中扮演着更加突出的角色。新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将用于发电,但燃煤发电的快速增长将告一段落。电池技术的效率正在迅速提高。在乘用车领域,电动汽车预计将在2025年左右与传统化石能源汽车在成本上展开竞争。第四是数字化。数字技术在能源供需中的广泛应用将提高能源供应能力,降低成本,提高能源效率,节约成本。分布式能源将成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模式。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全球能源需求格局来看,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30%左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地区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亚洲将成为全球油气的主要进口国。从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来看,除了欧佩克、俄罗斯等传统能源出口国,美国将成为新的全球能源供应国。随着美国的页岩油和天然气革命,对外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迅速下降。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国。到2030年,美国的天然气年出口量预计将从2020年的700亿立方米达到1400亿立方米,使其成为世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美国的能源独立将对国际政治、外交和金融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全球农业资源潜力巨大,有利于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merlet,2013)共同建立的全球可持续农业研究组织(Global A G R O–E C O L O O G I C A L Z O N E S)的计算,全球土地资源中仍有很大的潜在耕地规模。世界上有35亿公顷可开发的农业耕地,14.67亿公顷潜在耕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考虑到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作物适应性的不断提高,世界上仍有26亿公顷潜在的农业耕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下,未来全球粮食消费将继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将达到28亿吨左右,粮食消费量将达到27.7亿吨,大豆生产和需求将基本保持平衡(4.2亿吨)。与此同时,全球粮食消费将会上升。到2035年,预计将有30多亿人进入“吃得更健康”的第三阶段,近32亿人进入“吃得好”的第二阶段,25亿人进入“吃得好”的第一阶段。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粮食供求格局已经调整。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中亚)将成为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的新亮点。到2035年,世界主要粮食消费国仍将是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粮食消费增长将主要来自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如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菲律宾、孟加拉国等。

国际谷物贸易继续增长。由于粮食生产和消费增长之间的不平衡,全球农产品贸易(000061)将继续增长。据估计,到2035年,全球粮食贸易将达到4.5亿吨,占全球粮食产量的16%。贸易流动也将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粮食贸易净进口的增长点。

总体而言,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总体形势将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地区间不平衡更加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国际货币多样化。到2035年,美国仍将对世界产生最大的综合影响,美元仍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进入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覆盖面大大扩大,国际货币逐渐多元化。超主权储备货币的适用范围将越来越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金融安全机制从不同渠道得到了加强。

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国际金融中心的多样化。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排名缓慢,直接与排名相近的发达国家城市竞争。但伦敦和纽约仍将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按地区划分金融中心的趋势正在逐渐增强。

资料来源:走向全球智库

标题:国务院智囊研报: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十大趋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