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摘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这是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报评论员梁胜

3月21日晚,北京银行(601169)宣布计划与荷兰荷兰银行合资成立一家银行公司。拟设立的合资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北京银行持有49%的股份,荷兰银行持有51%。这意味着mainland China第一家外资控制的合资银行将很快成立。

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领域。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谨慎地对外开放,尤其是对拥有最大资产的银行业。根据以前的政策,外资在中国银行(601988)(港股03988)的持股比例受到严格限制:单个境外机构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0%,累计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5%。

显然,北京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合资成立的合资银行的持股比例突破了以往的政策限制,外方首次取得了51%的绝对控股地位。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这是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易纲还指出,金融业本质上是一个竞争性的服务业。对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

事实上,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可以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信号。自2017年以来,国务院和各监管部门不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同年8月以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然而,合资银行的成立是政策实施的最好证明,这有利于增强外资对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时代周报:平常心看待“外资控股”

此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陆发展并不仅仅是“狼”。无论外资银行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参与者、股东还是合作伙伴,长期、大规模、深层次地参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如金融信贷、基金和证券,必将带来国际化的经营理念、产品和服务水平。一方面,它将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增强行业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它将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进而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有利于金融业,而且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消费者。

时代周报:平常心看待“外资控股”

当然,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应该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欢迎外资机构,也要欢迎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国门,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事实上,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正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继2018年6月中国a股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之后,2018年9月,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彭博还证实,从2019年4月起,中国债券将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

总的来说,“外资控制”国内金融机构是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和国际化的大趋势,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不再需要采取过于谨慎和怀疑的态度,而是应该欢迎所有合法合规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平等的待遇深入参与中国的金融竞争。

标题:时代周报:平常心看待“外资控股”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