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9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应更加注重养老服务的包容性,努力解决“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起、买不放心”等突出问题。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养老服务的包容性。图片来源:中国视觉

2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发布了《城镇企业联动全纳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纳养老的新的有效合作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关注特定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由于忽视养老服务的包容性,“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舒服”等问题更加突出。总的来说,这与中国养老金行业供需严重失衡有关。

老龄产业结构不完善,老龄群体养老能力弱。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实际养老需求相比,养老保障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具有“先老后富”、“先老后富”的典型特征,支付能力较弱。难以应对老龄化的影响,老龄化已成为需求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实际支付能力来看,2018年中国企业退休员工的月人均养老金仅增加到2600元左右。参保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的收入不能完全保证养老需求的实现,而其他大部分城乡老年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依靠自己的储蓄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多支柱养老金支付保障体系是保证养老金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的多层次养老保险支付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的总养老金结构是养老保险的支柱,而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模式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使第一支柱负担过重,可持续性存在风险。同时,中国的养老服务按顺序可分为三类:“医疗”、“养老”和“护理”。前两者分别建立了国家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但没有“护理”的支付保障制度。事实上,保障残疾、半残疾及其他精神错乱和弱智的老人群体的长期护理需求,是老年护理服务的核心,也是真正体现老年人安全感的关键。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中国正在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支付保障体系。图像来源:东方集成电路

诸如“医疗”和“护理”之类的僵化的老年服务供不应求。首先,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趋于过度。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大多为自理老人,养老服务的内容、产品和项目基本趋同。这些服务一般集中在“护理”方面,如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社会交往、文化和娱乐,甚至“护理”服务过剩,空养老机构普通床位的占用率仍然很高。第二,专业机构和护理床位严重缺乏。由于资金投入大、对专业技能要求高、养老机构规避风险、残疾老年人支付能力弱,社会资本对养老机构的养老院和“护理床”、“家庭病床”等专业护理机构的投资热情不高,使得具有一定医疗服务的“医生”和具有专业护理服务的“护士”等刚性养老需求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满足,成为养老服务供给的薄弱环节。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养老服务模式是“从近求远”。首先,过度关注高端机构养老项目。社会资本投资的高端机构和基础养老项目大多位于远离城市和医疗资源的郊区,投入成本高,费用高于普通老年人群体,只利于富裕的自理老人短期休息和休假,不适合残疾和半残疾老人长期养老。其次,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供给不足。中国有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但目前,在出生率下降、空巢和老龄化的多重压力下,家庭可能会逐渐失去养老的能力和条件。社区养老兼具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势,应成为养老体系建设的主导模式。但是,由于其网点范围广、服务分散,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供给不足。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养老服务需要惠及更多的老年人。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于养老服务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鉴于上述养老产业的供需失衡,建议积极应对,全面落实政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服务惠及更广泛的老年人口越来越迫切。图片来源:照片网

增加老年人收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不断提高养老金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完善个人账户体系、调整养老金支付方式、建立正常的利益调节机制、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二是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引导各省在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同时,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基金余额筹集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三是建立其他支付担保。加快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引导居民优化养老投资模式,投资长期服务居民养老需求的保险产品。鼓励各省整合现有老年津贴发放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各年龄段老年人的综合津贴发放体系。完善和全面推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降低养老项目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养老产业由“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转变。养老行业是典型的“微利大市场”的低利润行业,这就要求养老企业要有持续投资的市场耐心,采用品牌和连锁经营,努力扩大市场规模,获得稳定的市场规模利润。应鼓励社会资本改变在大型机构和基地收集和发展养老服务的想法。按照分散化和邻近化的原则,应紧密结合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走小型化和社区连锁经营之路,租弃社区活动中心、养老院、农村敬老院、学校、工厂等设施进行改扩建,以社区中小养老机构的运营为核心,通过连锁经营走以运营为核心的轻资产运营之路,这样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大力发展“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等专业养老机构,满足差异化和刚性化的需求。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必须解决形式单一、功能相似的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差异化的养老机构,为各类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标准,满足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根据香港将安老院分为高护理、中护理和低护理三种类型的做法,我国的养老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生活护理型”、“医疗护理组合型”和“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可建成互补、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养老机构。对于未来新建的养老机构,我们应该重点鼓励它们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应优先考虑专业养老机构。(作者:盛健,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来源:大众日报

标题:注重普惠性,养老服务如何惠及更多人口?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