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8字,读完约9分钟

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独特、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当提到粮食安全时,他们会想起童年饥饿的挥之不去的记忆。

面对目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世界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农业生产、涉农企业的经营、农产品(000061)的库存和供应以及未来粮食和粮食的供求关系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从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粮食安全是否可控、可控程度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探讨。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正常条件下的粮食安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种子、肥料、农药和农业机械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这些技术的贡献,世界发达国家相继解决了困扰人类的温饱问题,首次进入“供大于求”阶段。我国在本世纪初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凭票购买”和“定量供应”成为历史。世界上少数国家和地区一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战争,特别是严重的民族冲突和极其落后的文化。也就是说,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合作,完全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即粮食安全问题。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加速时代。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比我们的前辈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农业的分子技术和数字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总量和生产效率的速度,大于人口自然增长和消费能力升级的速度(港股00001)。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就没有必要担心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安全前景。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然而,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痴迷,这导致了国家、地区、行业和民族之间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不和谐和冲突。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做出预测,并准备相应的措施。

非同寻常的粮食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自然环境的变化。农业,尤其是露天作物如谷物,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地理、大气和海洋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如天气、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在认识天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人类掌握了自然环境的许多变化趋势,弄清了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的因素、机制和早期征兆,积累了大量的应对经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完全有能力逐步揭示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挑战。虽然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带来生产力的损失,即使在某些地区和时期,它也会给其他地区带来好处。例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气温上升为特征的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种植带北移,扩大了北方地区农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中国西部降雨量的增加给西部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好处。目前,对短期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影响的监测预报水平相对较高。对于恶劣天气和严重的农作物病虫害有成熟的防治方案和措施,其影响时间不长,空,其对整体形势的影响仍然有限。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之,尽管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但它要么是周期性和可逆的,要么是局部发生的。总的来说,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的提高,它们给粮食作物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相对可控的。只要世界各国充分重视,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应对,就不会对人类粮食安全构成更大威胁。

第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原始自然生态下的农耕文明越来越被淘汰。由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认知局限、急功近利和利益集团的作用,人为因素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农田退化和荒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重金属残留、土壤板结等。破坏程度从轻到重不等,有些是局部的,有些是非常大的生态破坏。更严重的是,一旦人类造成的损害形成,它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这将对人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和整体生活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虽然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这类问题,并相继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奖惩机制,但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认知水平、发展阶段和群体利益不同,环境保护措施和做法还很不到位,环境破坏和恶化仍在加剧。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之,环境破坏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其危害基本上是可持续和不可逆转的。因此,人类应该有足够的警惕和敬畏,尊重客观规律,消除利益集团的干扰,并采取科学和负责任的态度来保护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三,冲突导致供应链断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和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全球一体化的新格局。特别是在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国家,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与消费者集中的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形成了时间和空.的互补优势然而,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和制度,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在长期的交流中,会有合作、摩擦甚至冲突。在摩擦升级为冲突的过程中,会导致一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断,导致它们之间现有的依赖关系被阻断甚至打破。其后果不仅是短期农产品供给的巨大波动,也是对长期产业布局和优化的不利影响。更有甚者,在极端情况下,战争、核污染甚至核冬天都有可能爆发,这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因此,全球和跨区域合作的目的是互利共赢,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各国的最高领导人,特别是大国领导人,要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的外交策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化劣势为优势,最终为本国乃至世界各国获得最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带动本地区的发展。这对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第四,不完善的制度、结构和机制的约束作用。纵观世界,农业政策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以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并且较少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在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因此它们会通过各种制度和政策安排来补贴农业,各种补贴的金额甚至会超过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走过了一些弯路。改革开放后,中国各行各业发展非常迅速,在世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整体发展远远落后。其原因是复杂的,如优先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约束、资源错配、政策不到位等。从实际结果来看,农业在整个生产、储存、加工和供应产业链中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业生产不赚钱,种田没有出路,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导致农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的严重逆向淘汰。中央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的宏观指导意义大于可操作性,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效益,临时补贴大于机制建立和机构改革。有些政策波动很大,不断变化,缺乏联系和惯性等。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之,体制、结构和机制的不完善将极大地制约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这种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然而,如果中国想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采取这一步骤。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伴随着改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四个主要变量中,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气候)外,我们无法控制它,“环境破坏”、“产业链断裂”和“社会制度和结构约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无法控制的“自然环境变化”,人类也有更有效的缓解或解决办法。因此,归根结底,粮食安全的密码掌握在人类手中。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目前,虽然肺炎在新冠肺炎爆发激烈,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农业生产是分散和开放的,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聚集的风险,农业越现代化,对劳动力的依赖就越少。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对自然气候条件和劳动力的依赖,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世界上有数十亿亩的后备耕地,中国也有许多废弃的耕地。这些是未来扩大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中国在引进、吸收和消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虽然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提高,但就单位产量和总产量而言,仍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以上,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粮食进口主要集中在大豆和一些附加值高的小商品上,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问题,而不是产能的问题。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经济效益差,涉农企业的生产投入、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严重不足,涉农产业发展滞后于其他产业。随着政府对人民的充分重视,资源配置和政策的倾斜,体制和结构改革的深化,中国农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迅速迈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珍惜在几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之后拥有足够食物的“特权”。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比我们的祖先幸运得多。但是这种“特权”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任何重大的人为错误和灾难都会使它削弱甚至毁灭。这种灾难往往是永久性的,难以恢复和不可逆转的。因此,和谐的自然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特别珍惜。维护起来不容易,恢复起来更难,他们承受不起任何任性和挥霍。

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人们安全地吃,走,珍惜。

(作者是食品和种子行业的专家)

标题:刘石:影响粮食安全四大因素及应对策略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