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5字,读完约7分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4月8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优化完善防疫措施,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条件,抓紧搞好工业流通、市场流通和经济社会流通。如何加强恢复工作和生产政策的实施?如何在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和加快投资项目建设之间形成供求的良性互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平稳三大周期,加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

截至3月28日,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98.6%,人员平均再就业率达到89.9%;截至4月9日,76%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产能回收率超过70%;截至4月10日,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0%...3月以来,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

然而,国际疫情继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世界贸易组织在4月8日发布了“全球贸易数据和前景”报告,预测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2020年全球贸易可能会萎缩13%-32%。中国预防疫情的投入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恢复劳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一判断非常清楚和准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莉分析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活动收缩,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风险扩大,影响国内消费、投资和预期。

"突出平稳的产业周期、市场周期和经济社会周期是很有针对性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光普分析说,虽然复工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要完全恢复仍有很大压力。

从产业周期角度看,上下游复工复产存在不同步问题,下游劳动密集型环节受人员流动不畅影响,恢复缓慢。从市场周期来看,需求方的复苏慢于供给方。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5%,表明市场供求仍然不匹配。国内需求复苏缓慢,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从经济和社会流通的角度来看,人员流动、物流和资本流动尚未恢复正常水平。“努力开放这三个层次的流通,是形成供求良性互动、加快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关键。”杨光普说道。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为了顺利流通,我们必须首先支持最短的板和最弱的项目。受这一流行病影响最大的是运输、零售、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品行业,以及旅游、住宿和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最困难的是现金流弱、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企业。

目前,各种救助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减税和减费政策总计超过1万亿元。定向RRR减息使中小银行再贴现金额增加了1万亿元。不裁员或不裁员的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补贴...“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尽快落实已向企业和工人介绍的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副司长维利表示,当前的当务之急是落实帮助企业和稳定岗位的政策。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当务之急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避免大量企业因财务问题而破产。”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而资金短缺也将导致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目前,外向型企业面临着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双向挤压。一方面,出口订单被推迟或取消;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这影响了备件的供应。如何支持这些企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刘兴国认为,要做好外向型企业服务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国际市场预警机制,建立国际市场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完善国际业务信用担保机制,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促进进出口通关和外资便利化。“鼓励出口到国内销售也是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的方法之一,这符合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杨光普说道。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运行

对外贸易面临压力,因此尽快恢复和扩大内需尤为重要。专家认为,推动各大商场和市场有序恢复,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运行,是当前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具体抓手。“这些是促进终端消费的最直接方式。消费需求的恢复可以进一步促进生产方面的生产恢复。”牛莉说。

"要恢复消费,压力仍然不小."杨光普分析说,首先,汽车、家电等大型耐用品的消费已经滞后;其次,餐饮和旅游等季节性消费错过了时间窗口,难以弥补;此外,这一流行病对就业和收入的不利影响将导致一些人的购买力下降。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杨光普认为,恢复消费的前提是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虽然网上零售额一直保持正增长,但仍难以弥补由疫情造成的零售额整体下滑。加快地区间卫生法规的相互认可和交流,加强流动人口的试剂检测,在安全和防疫的基础上加快人员流动,不仅有利于恢复工作和生产,也有利于促进消费补充。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促进消费应与保护企业和稳定就业相结合。据杨光普分析,生活服务业运行正常,不仅直接提供消费渠道,而且作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服务业,可以稳定就业和收入,提高普通人的消费能力(603883,医药股)。“建议向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补贴和无息贷款。”

扩大消费仍需从供应方面入手。“要保护吃、喝、用等基本消费,释放被冻结和抑制的消费,培育和提升新的消费,释放流行期间以网上消费为代表的新的消费潜力和动能。使消费补充和增长有机地扩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司副司长常铁伟表示,许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张、提高质量、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供应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角度,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敢为。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加快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为了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这两个轮子应该运转起来。有关部委和专家认为,加快投资项目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二字。

“关注短板等重点领域,选择投资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应在三个方面加强投资项目:国家计划中已明确界定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交通和能源等短期领域;重大水利;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

“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有所增加,特别是要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率。”牛莉认为,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仍然很大,例如,中国的公路和铁路密度与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应加强建设。

杨光普认为,有效投资必须针对实际需求。例如,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强调医疗保健领域的不足,而这种流行病突出了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增加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又如,由于返岗人员的缺乏,一些企业对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构成了一种有效的投资。还有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关注,这也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消费升级的需要。“为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政府应该降低进入壁垒,加强监管,优化经营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专家表示,一方面,加大复工复产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大对困难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供应;另一方面,它将促进消费的补充和扩大,增强投资的有效性,并为供应增长开辟广泛的空,从而形成供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短期政策应该与中长期改革联系起来。坚持深入推进各项中长期改革和党中央确定的“十三五”规划,立足新形势,做好“十四五”规划,稳定市场预期,恢复市场信心。杨光普说,这是市场供求长期良性互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标题:人民日报:扩内需 打开增长空间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