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09字,读完约19分钟

正文:恒大研究院熊柴余家俊

引言虽然第一季度各地区的经济表现与疫情的蔓延有关,但与防疫措施、恢复工作和生产的速度、产业结构和经济弹性密切相关。

天津、黑龙江和辽宁的疫情位居全国中下游,但经济表现却排在末位,反映出长期缺乏增长势头。受灾最严重的湖北省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9.2%,降幅占全国的24%。天津、黑龙江和辽宁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9.5%、-8.3%和-7.7%,是除湖北以外表现最差的省份。近年来,天津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继续疲软,这种情况因流行病的影响而加剧。一季度,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湖南疫情居全国第五位,但gdp增速居全国第三位,这主要是由信息服务业带动的。除西藏保持1.0%的正增长外,新疆、湖南、贵州、青海、宁夏、四川等六省表现相对较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不超过3%。其中,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位列全国前四,湖南和四川分别位列全国第五和第十二。第一季度湖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仅-1%,主要是因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以上。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南京舟山汕尾是中国少数几个正增长的城市之一。为什么?作为第一季度中国50大城市中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城市,南京做得对吗?除了受疫情影响较小的重工业和国有企业,南京在2月7日早些时候发布了稳定中小企业的“宁惠十条”。2月26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复工,3月9日,市委书记带头外出就餐。舟山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主要得益于石化和船舶的大幅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77%。汕尾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重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57%和77%。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金融形势严峻,基层金融更加困难。第一季度,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湖北下降48%,海南下降32%。根据贵州省统计局的数据,第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4%,其中11个县的88个县级单位下降超过50%,9个县下降40%至50%,30个县下降20%至40%。

中西部表现相对较好,而西藏保持正增长

第一季度,湖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近40%,只有西藏保持了正增长。湖南在中国累计确诊病例数中排名第五,但经济增长率排名第三。各地区的经济表现与疫情没有直接关系。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胜利来之不易,代价沉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实际同比增长-6.8%,这是自1992年实施季度会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31个省的加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7.0%,湖北省同比下降了-39.2%,同比下降了-5.5%。第一季度,湖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24%。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从各省来看,除湖北外,天津、黑龙江、辽宁三省第一季度gdp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9.5%、-8.3%和-7.7%;然而,截至3月底,天津、黑龙江和辽宁的确诊病例数在中国分别排在第20、14和23位,表明它们的经济衰退与疫情的蔓延没有直接关系。除西藏正增长1.0%外,新疆、湖南、贵州、青海、宁夏、四川等六省表现相对较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1.9%、-1.9%、-2.1%、-2.8%和-3.0%。其中,湖南和四川在3月底被感染。按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一季度,东、中、西、东北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1%、-12.1%、-3.9%和-7.6%,同比分别下降12.3、19.4、10.7和12.1个百分点;剔除湖北数据,中国中部地区的这一比例为-4.9%。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2城市:南京、舟山、汕尾等城市逆潮流而动

就城市而言,在第一季度排名前50名的城市中,只有南京保持了正增长。大城市是中国经济的核心。2019年,中国17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的31.6%;如果范围扩大到前50名,国内生产总值将占中国总量的53.6%,2019年加权实际值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的6.1%。截至5月5日,第一季度48个城市的加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7.4%,武汉和襄阳除外,这两个城市是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具体来说,南京48个城市仅保持了1.6%的正增长,长沙、南通、绍兴和成都的gdp降幅不超过3%,表现相对较好;武汉和阜阳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第一季度的实际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5%和-40.9%;沈阳、泉州、合肥、哈尔滨、天津、盐城等城市表现不佳,同比降幅超过9%,分别为-12.9%、-10.3%、-9.8%、-9.7%、-9.5%和-9.2%。除重工业和国有企业比重较大,受疫情影响较小外,南京经济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有效的防疫和迅速恢复生产。2月7日,稳定中小企业的“宁惠十条”提前出台;2月26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3月9日,市委书记带头外出就餐,传递消费者信心。在一系列措施下,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0.1%,三月份同比增长12.5%。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除了前50个城市,舟山和汕尾分别是浙江和广东唯一的正增长城市。舟山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城市,主要得益于石化和船舶等重工业的大幅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出口增长27%。汕尾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是广东省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主要依靠重工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稳定增长;一季度,汕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重工业增长19.7%,轻工业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7.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3%。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3东部:天津转型困难,江苏表现相对好于浙江和广东

天津新旧动能难以转化,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9.5%。2019年,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的51.6%,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0%。第一季度,海南和天津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4.5%和-9.5%,分别位居东部第一和最后。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海南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1.4%,居全国第四位。在房地产开发持续疲软的背景下,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0.3%,要实现-4.5%的经济增长率并不容易。天津市新旧动能转化滞后,近年来经济增速继续垫底,2017-2019年分别为3.6%、3.6%和4.8%。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7%。3月份,企业职工平均工作时间为35.0小时,明显低于全国44.8小时。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江苏的二次生产更加稳定。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0%,经济运行相对好于浙江和广东。然而,江苏的经济增长率能否回到江苏、浙江和广东的领先地位,还有待观察。江苏、浙江和广东都是人口流动性大的省份,3月底累计确诊病例数分别为全国第9、第4和第2位。自2月10日复工以来,江苏、浙江和广东一直站在全国促进复工和生产的前列。第一季度,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0%、-5.6%和-6.7%。江浙经济表现较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次生产较为稳定。第一季度,江苏、浙江和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0.3%和-0.7%,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8%、-11.0%和-14.1%,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1.5%和-1.5%。从工业生产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江苏、浙江、广东分别下降7.8%、10.2%和15.1%;其中,三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江苏、浙江、广东分别增长5.0%、1.3%和-4.7%。从与制造业相关的出口来看,江苏、浙江和广东在2019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4%,在2020年第一季度占11.4%。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出口分别同比下降14.9%、10.4%和14.4%。其中,浙江的出口在3月份转为正增长,而江苏和广东仍出现负增长,这表明出口并不是江浙经济好于广东的原因。据江苏统计,一季度,江苏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2%,但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8%。从较长时期来看,2004年至2016年江苏gdp实际增长率长期位居江苏、浙江、广东三省之首,使得江苏经济相当于广东的比重从2003年的78.5%上升到2015年的96.3%;然而,在2017-2019年间,江苏的经济增长率跌至三省之末,江苏和广东的经济规模再次扩大。2019年,江苏的经济规模与广东相当的比例降至92.5%。疫情爆发后,江苏的经济增长能否回到江苏、浙江和广东的领先地位,还有待观察。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华中地区:湖南表现良好,华中地区的出口在三月份大幅增长

湖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其中信息服务业增长超过30%,这极大地对冲了传统线下服务业的下滑。近年来,中部地区是中国四大地区经济增长的龙头。例如,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2%、7.3%、6.8%和4.6%。今年第一季度,湖南和江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为-1.9%和-3.8%,在中国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十。作为与受灾最严重的湖北相邻的省份,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确诊病例数分别排在第5和第7位。要达到上述结果并不容易。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第一季度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3.0%和-1.0%。第三产业中,传统线下服务业下降较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8.6%、16.4%和12.4%;然而,信息、金融、租赁和商业服务以及非营利服务行业的增长加快,分别占31.8%、7.3%、5.7%和10.0%。这些行业的增加值约占湖南服务业的40%,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传统线下服务业的下滑。从全国来看,一季度信息、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6.0%和-9.4%,湖南上述三个行业表现较好。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3月份,中国中部(不包括湖北)的出口激增23%,而江西和湖南的出口增长超过30%。中部地区的出口份额不到全国的10%,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出口份额分别为79.9%、8.9%、8.9%和2.2%。3月份,中国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出口分别为-4.1%、-22.9%、-11.1%和-6.4%,分别比1月份和2月份下降11.1、40.2、6.8和15.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出口大幅回升。从全国来看,3月24日全省出口增速从1月至2月回升,14个省的增速转为正;其中,江西和湖南3月份出口分别为36.7%和31.8%,同比分别增长43.7%和53.5个百分点,河南、河北和山西3月份出口增速也超过10%。以江西为例,一季度,江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6.7%,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16.6%。但是,从全国来看,3月份出口数据反弹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加快,外贸企业加快节前订单生产,抓紧时间履行合同;另一方面,海外流行病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3月,中部地区(不含湖北)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7%,相对好于其他地区;基层财政压力大,部分县级政府财政收入下降50%以上。受疫情防控、经济低迷、免税和延税政策影响,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按地区划分,3月份东部(不含河北)、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不含新疆)和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分别为-21.2%、-13.7%、-21.4%和-21.0%,中部地区表现略好。就省份而言,3月份仅西藏、广西、山西三省的财政收入同比出现正增长,湖北、海南、天津、重庆等17个省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0%以上;其中,3月份山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8%,比1-2月份高出30多个百分点。尽管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3.9%,但非税收入却增长了62.2%。从财政自给率来看,除河北、新疆外,北京、湖北、宁夏、黑龙江等13个省一季度财政自给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北京和湖北分别下降19.0和12.5个百分点;上海、浙江、贵州等16省财政自给率上升。在严峻的财政形势下,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加突出。以已公布相关数据的安徽和贵州为例,安徽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0%,16个地级单位中有14个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9个城市降幅超过10%,降幅最大的铜陵同比下降-22.8%,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从县级单位来看,贵州省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4%,88个县级单位中有73个出现负增长,其中11个县降幅超过50%,最高为-76.6%;9个县的下降幅度在40%至50%之间;30个县的下降幅度在20%到40%之间;23个县的下降幅度不到20%。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韦斯特:3月份,工业率先转好,房地产投资大幅反弹

西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小,一季度经济运行处于前列;重庆1月和2月的工业表现仅好于湖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5%,位居西部第一。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前10名的省份中有8个在西部,最后4个确诊病例的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0%、-2.1%、-2.8%和-0.2%。重庆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5%,居全国第22位,西部第1位,这与重庆市确诊疫情居西部第一有关;1-2月,重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0%,增速仅高于湖北的46.2%,位居全国倒数第二。据重庆市统计局统计,从1月到2月,八大支柱产业中有六大支柱产业同比下降超过20%,其中汽车产业下降39.6%,摩托车产业下降38.5%,电子产业下降22.9%,设备产业下降28.1%。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3月,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率先转正,受轻工业带动,贵州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3%左右。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1月和2月同比下降13.5%,3月同比大幅上升至-1.1%。从地区来看,1月和2月东、中、西、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6.9%、-16.7%、-7.6%和-11.5%,前8位增速均在西部省份。3月份,东、中、西、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0.7%、-0.8%、4.3%和-7.1%,西部地区率先转正。3月份,全国18个省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出现正增长,西部12个省中有8个省出现正增长;其中,贵州、宁夏、青海、重庆等九省的增长率超过6%,贵州高达12.9%。据贵州省统计局统计,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大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5%,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3月份,在全省监测的19个重点行业中,化工、建材、汽车、电子和电力等9个行业仍呈负增长,食品、烟草和酒精分别增长19.8%和32.2%。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今年3月,中国西部的投资明显受到房地产的推动。从地区来看,1-3月,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累计固定投资分别为-12.3%、-27.8%、-10.8%和-14.2%,分别比1-2月下降7.9、4.9、14.2和4.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在3月份出现大幅反弹。从资金来源看,债券融资和国内贷款增速同比大幅提升。截至4月15日,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6%。以安徽为例,第一季度资金来源总额同比增长-9.5%,其中债券融资和国内贷款分别增长1272.4%和17.2%,其他资金来源出现明显负增长。在房地产投资方面,1-3月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分别为-6.1%、-18.7%、-0.8%和-14.0%,分别比1月和2月的下降幅度小6.4%和7.2%。,17.8,2.1个百分点;1-3月,8个省房地产投资同比保持正增长,除吉林省外,其余7个省均为西部省份,其中青海和西藏同比增长40%以上。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除了7个尚未发布数据的省份外,黑龙江、吉林、宁夏、江苏、山东和青海只有6个省份一季度保持正增长。与1-2月相比,除了15个省尚未发布可比数据外,重庆、宁夏、黑龙江、贵州等16个省的降幅出现反弹,重庆和宁夏增幅超过30个百分点。宁夏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3%,同比增长17.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2.4个百分点。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中国东北:工业利润下降超过60%,社会零售额下降超过20%

东北经济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和黑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缓慢。2019年,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下滑,分别为3%、4.2%和5.5%,在中国31个内陆省份中分别排名第31、30和27位。第一季度,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6%、-7.7%和-8.3%,分别排在第23、28和29位。三次产业方面,第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9%和-1.6%,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13.2%和-9.9%,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3.1%和-7.9%,东北三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全国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全国下降-9.6%由于4月初黑龙江疫情再次爆发,当月新增本地病例占全国的60%以上。预计黑龙江省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是有限的。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东北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11%,零售总额下降29%左右(算术平均值)。从工业企业利润看,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3%,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下降-26.6%、8.3%和-21.8%。202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7%,其中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不含西藏)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39.0%、24.6%、24.6%和63.1%。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71.1%。从居民收入和支出来看,一季度我国东、中(不含湖北)、西、东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2.2%、0.5%和1.0%,而东、中(不含湖北)、西、东北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8.5%、-6.6%和-9.1%,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了8.6%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其中14个省下降20%以上,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下降24.8%、27.3%和33.4%,分别位居中国第23、27和29位。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标题: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