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5月14日,中石化审核批准了西北油田承担的塔中寒武系风险勘探井,推进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进程。

沈1井位于新疆且末县。这是西北油田“100天攻击和效率创造”作业以来首次展示和部署的寒武系风险勘探井。主要目的层是盐下寒武系沙尔布拉克组,深度近8000米。

这里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地质条件,潜在的天然气资源约为5000亿立方米,这将为天然气的储存和生产开辟新的领域西北油田副总经理兼首席地质学家陆芸说。

找到超深储油的“盖子”

“十二五”以来,西北油田与中国石油进行了数据共享和交换,重点关注构造演化,重点关注“构造-沉积-生储-成藏”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持续5年的盆地基础填图研究工作。二维地震资料综合应用8万公里,三维地震资料2.1万平方公里,钻井1200多口,系统编制各类盆地基础图1000多幅,对资料进行控制

经评价,中国石化塔里木盆地勘探区塔中、塔北地区寒武系远景资源近15亿吨油当量,浅部储盖配置有利区近5000平方公里,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今年,西北油田以寒武系为重点,开发了“石膏盐岩-碳酸盐岩”优质储盖组合,并对寒武系盐下油田的勘探进行了科学安排。塔深1井不仅部署在塔中地区,塔深5井也部署在塔北地区。同时,加强塔北和塔西南地区目标落实情况评价,开展新型风险探井示范,争取规模发现。

地下数字“星图”的构建

在寒武系盐下钻8000米的埋深就像在黑暗中在飞机上寻找高度为0+的地面建筑。地震勘探数据就像一张“寻宝地图”,可以点亮大楼的灯光。

自201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以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为导向,组织和协调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塔里木油田及相关科研院所参与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组织和组建了60余个研究团队调查寒武系深部构造。联合小组以“拼接脊线构建区域大断面”的工作思路,系统评价了35.74万公里的二维地震测线,形成了34个区域脊线大断面,总长17191公里,完成了寒武系及以下地层30余口重点井的标定,编制和修订了深部构造图等136幅基础图,形成了全盆地数字化地质成果,初步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大数据平台,成为国内第一个

“研究成果在深部领域进行了一些前瞻性探索,为推进盆地和深部战略选区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有效信息。”中石化首席勘探专家齐立新表示。目前,这些数据已在深盆研究中得到充分利用,如地下“星图”,它指导地质学家在超深层勘探油气宝藏。

寻找地面上最亮的“星星”

在地震剖面图中,在几公里外寻找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存储组,就像在森林里找到一片特殊的树叶。地震数据解释说,这片“叶子”变成了最亮的“星星”,这是储层反射能量最丰富的地方。

因此,地震数据是井位论证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材料”。为了在最大高差约100米的巨大沙丘下寻找深度为8000米的断裂带,地震采集和处理要求极高,导致寒武系地震资料成像质量差,地层结构不清,圈闭落实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研究人员从分析地面条件、数据质量等基础数据入手,发现有效的低频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地层结构信息,建立了一套提取地震数据特征频率的技术方法,有效提高了寒武系地层的成像精度,为沈剑1井区圈闭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

“这就像使用PS软件将模糊的照片处理成高清照片,让我们看到地面上最亮的‘星星’,所以我们编制了一个计划,并使用勘探井来‘挑选’星星。勘探与开发研究所的首席地质学家李海鹰说。

在中石化勘探完善风险领域的同时,沈剑1井部署期间,研究人员进行了多轮方案论证,从含油气有利区评价到井位精细部署,生成的地震数据有效地完善了成像技术,为下一步风险勘探井论证提供了技术参考。(耿锋于方静)

编辑:张静文

标题:西北油田:向寒武系超深层推进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