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出现了上市公司批量退市的现象,且势头越来越猛,使得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减少。根据目前的退市率,上市公司的数量可能在大约半年内下降到1万家以下,到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到9000家以下。

当然,这只是猜测,没有足够的依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猜测的依据是,退市公司的数量往往是每天新上市公司数量的几倍。有传言说,过去我们要排队在新三板上市,但现在我们要排队退市。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新三板的裁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时难以改变。

很多人对此表示担忧,因为他表明新三板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这不仅不利于这一新兴场外市场的发展,也给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如果我们从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结论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

一个证券市场是否有吸引力不仅仅取决于有多少公司在那里上市,更取决于在那里交易的公司的质量。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但现在比当时少了一半左右。然而,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相比,纳斯达克市场18年前的影响要小得多,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是最好的。现在,它的领先优势经常压迫纽约证券交易所,它在促进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超出了世界其他证券市场的范围。当然,纳斯达克市场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衡量证券市场成功与否的显然不是上市公司的数量。

桂浩明:新三板瘦身未必是坏事

回顾过去几年,由于一些因素,新三板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企业分批上市,创造了非常繁荣的氛围,这也确立了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然而,上市速度快,几乎没有上市条件,客观上使得一些不适合在新三板交易的公司进入了这个空间,尤其是一些公司治理水平差的企业,上市后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风险,留下了很多隐患。显然,没有必要质量的快速扩张对新三板的发展并没有真正的好处。

桂浩明:新三板瘦身未必是坏事

事实上,上市后,许多公司没有市场,无法进行市场化交易,也无法实现融资。虽然它们被称为上市公司,但它们实际上是家族企业。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NEEQ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客观上影响了NEEQ的声誉。上市后,一些公司无视投资者的利益,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披露年报等信息,最后只能强行退市。由此可见,新三板的瘦身现象是对过去过度扩张的一种矫正。此外,一些公司未能在新三板获得合理的估值,其流通和融资需求也未得到满足。因此,在失望之后在新三板提出退市是可以理解的。从供求角度看,新三板的投资者有限,其能量不足以承载太多的上市公司。因此,减少上市公司数量以实现供求相对平衡也是一种有益的市场调节,其作用不能被认为是消极的。

桂浩明:新三板瘦身未必是坏事

当然,在看到新三板目前瘦身所涉及的理性因素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瘦身毕竟不是新三板的目的。要建立适应新三板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推动新三板发展的内在基础。因此,相关各方应充分发挥新三板的功能,加强细化和分层的改革创新,使新三板尽快呈现新面貌,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大局,为中国新经济的崛起发挥积极作用。

桂浩明:新三板瘦身未必是坏事

(作者是沈万红源(000166,诊断股票)(香港股票00218)的首席分析师)

标题:桂浩明:新三板瘦身未必是坏事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