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9字,读完约2分钟

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让人讨厌。在思考资本市场时,笔者认为“3.15的股市”一直在路上,在证监会的强力监管下,那些虚假上市公司无处藏身!

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维护市场各方特别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然而,一些上市公司把诚信放在脚底,把投资者的信任放在身后,不惜一切代价赚取利润。从当年“盛京山河”、“绿大地”、“万福盛科”的欺诈上市案,到第一只退市股票“新泰电气”的欺诈发行,企业经营、财务、销售等重大数据被欺诈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扭曲了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判断,扰乱了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媒体:“股市3·15”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欺诈行为不断扩展,涉及ipo、再融资、并购、持续披露等领域。一些人在ipo申报前就开始策划欺诈;一些人在通过审计会议后,在获得发行批准前,秘密粉饰财务数据;有些人在公司上市后有长期和系统的欺诈行为。与此同时,欺诈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有些人滥用行业特点,寻求行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的“制度红利”。一些跨境欺诈是由海外公司或海外客户实施的。有的与关联方串通编造虚假合同纠纷,利用司法判决支付违约金实施欺诈。

媒体:“股市3·15”一直在路上

因此,为了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严惩欺诈行为,中国证监会采取了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7年,中国证监会严厉查处了浙江九皋福吉重组、邱慧科技1001奇奇方案等无视监管红线、挑战法律底线的恶性案件;深入查处卫龙媒体虚假陈述、嘉电股份财务欺诈、山东墨龙(港股0568)业绩变动等大股东减持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快速检查扰乱市场信息传播秩序的“黑嘴”,如顺发(300033)传播的误导性信息和曾盖雄编造的虚假信息。

媒体:“股市3·15”一直在路上

随着中国证监会加大对监管和验证的打击力度,一家又一家造假公司浮出水面,释放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依法加大打假力度的姿态。

笔者认为,在打击假冒企业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假冒成本。目前经常禁止假冒的原因之一是假冒的成本太低,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处罚金额或除名来遏制。此外,诚信的约束不应该仅仅来自外部世界,还应该来自企业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因为诚信是企业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途径,那么一个不强调诚信的企业如何发展呢?

标题:媒体:“股市3·15”一直在路上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