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CEEC工业景气监测预警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CEEC工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1.1、128.9、128.6和126.6,景气指数由2016年的110-120之间的弱景气区间上升至120以上的正常景气区间。

同时,工业发展质量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高端产品的出口正在上升。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等低端、低附加值产品。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转移。汽车、高铁、航空空航空航天和电气设备等高端产品在中国出口产品中的比重逐步增加。根据海关数据,2017年,除铁路和有轨电车、航空空设备、航天器及其零部件(以人民币计价)外,铁路和有轨电车的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车辆及其零部件和附件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3.8%、14.9%和12.6%,高于全国10.6%的出口量

潘建成: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形式不断渗透到工业领域,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正在全世界兴起。中国在智能终端、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在全球R&D投资最多的2500家公司中,中国有376家,位居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兴通讯和华为在全球pct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公司中排名第一和第二。人工智能产品、大数据相关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层出不穷,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7年,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1%、67%、51.1%、40.1%、31.3%和30.6%,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潘建成: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工业企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持续下降。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应用,单位工业产出的资源消耗持续下降。据估计,2011年至2016年,中国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了9.0%、9.9%、8.3%、9.9%、7.2%和5.7%;2014年和2015年,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1%和6.8%。

四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数据,2013年至2017年,国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8.9%、92.3%、91.1%、91.6%和91.5%,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2017年,全国日用消费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1.6%;中国汽车制造、特种设备、化工、仪器仪表等行业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中国出口商品在欧美的通知召回数量比五年前下降了22.7%。

潘建成: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工业企业质量的提高与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加强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和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创新环境,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能力迅速提升,创新效应进一步显现。根据对37.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2016年,全国开展R&D活动的企业有8.7万家,比上年增加1.3万家,增长18.1%,增速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在法规中的比重为2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监管企业研发支出10944.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R&D基金投资强度为0.94%,比上年增长0.04个百分点;根据规定,企业已开发R&D项目36.1万个,比上年增长16.5%。企业的R&D活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16年,有R&D活动的工业企业人均产值和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35.2万元/人和6.37%,分别为14.6万元/人和比没有R&D活动的工业企业高出0.33个百分点。

潘建成: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肯定工业企业质量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2017年工业景气指数的回升,很大程度上与工业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有关,特别是煤炭、钢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对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增长贡献很大。数据显示,2017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3%,其中煤炭价格上涨28.2%,钢铁价格上涨27.9%;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1%和21%,其中煤炭增长25.9%和2.9倍,钢铁增长22.4%和1.78倍。工业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繁荣的恢复为高质量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该行业长期保持良好的繁荣,其利润长期保持稳定增长。要真正实现长期的高质量发展,不可能过分依赖价格上涨,因为价格上涨,特别是大幅度上涨是不可持续的。为此,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短期行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通过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作者:潘,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

标题:潘建成: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