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8字,读完约7分钟

鲜明的个性和频繁直言不讳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1月28日,楼继伟在第16届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楼继伟这次抛出了什么有趣的辩论话题?

作者:刘胜军,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楼继伟个性鲜明,在演讲中经常引起激烈的争论。这次也不例外…

楼继伟

金融重组官员的代表之一

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前副主任

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系统司司长

中投公司董事长

财政部长

……

个性鲜明,有许多直截了当的观点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楼继伟1月28日在第16届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楼继伟这次抛出了什么有趣的辩论话题?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相当大。

楼继伟似乎喜欢判断概率。

2015年,他在清华的演讲中预测:

“中国有50%的可能在未来5年或10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次,他瞄准了“灰犀牛”并做了一个预测。

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人民日报》提出要提高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都要警惕,这表明高层官员担心风险。

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一向含蓄发言的周小川更加直言不讳:

如果经济中存在太多的顺周期性因素,这种周期性波动就会被大大放大,如果在繁荣时期过于乐观,也会导致矛盾的积累。在某个时候,会有一个所谓的“明斯基时刻”,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理所当然,金融不是楼继伟之前关注的焦点,但这次楼继伟选择了“跨境建议”,攻势相当猛烈: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的错误。

中国的货币环境较为宽松,但资本成本较高,这表明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扭曲。

与10年前的美国金融市场相比,各种衍生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得到了界定,如mbs、cds、cdo等。,所有这些都已归档。中国甚至更加混乱,它需要深入到产品的底部,以识别真正的风险回报特征。这样,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相当大。

卢部长,够爽快了!

论点2:独立系统更好吗?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保持严格独立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宣布混合金融业成为新的现实。

相比之下,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截然不同。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的推进,混业经营和跨境趋势加剧。

楼继伟说道。

放眼世界,中国是一个发展极端化、高风险化的金融市场,令人深思。

过度的混业经营(我们称之为“混业经营”)引发了一系列金融混乱,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衍生品令人眼花缭乱。同业、渠道、巢、资金池、庞氏理财万能保险、p2p、非标准和现金贷款等。层出不穷,相互重叠,导致资本成本增加,加重实体经济的困难。同时,风险传递的渠道极其不透明。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谈到了综合管理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和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综合化经营趋势明显。这给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行监管框架存在不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制度性矛盾...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协调配合、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由此可见,中央政府的判断是,全面财务管理是大势所趋,金融监管体制必须改革以适应全面管理。

这个想法在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更加明显:

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加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渗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应纳入监管范围。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职能监管,更加注重行为监管。

因此,中央计划是走向“职能监管”(即根据金融产品而不是行业的基本职能进行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既成事实”。

然而,楼继伟抛出了一个新问题:

是让金融监管适应混业经营,还是消除混业经营,回归分业经营?

楼继伟说道。

“金融需要回报的源泉,并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我们想成为真正的回报来源,我们必须坚持混合模式吗?是否有可能承担混业经营带来的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挑战?混合监管真正到位后,金融机构是否有必要承担高合规成本?实体经济有必要支付过高的名义利率吗?

90年代,朱镕基同志坚持分业经营。我曾礼貌地问我们是否应该先遵守,但他坚持认为,目前公民的监管守法意识不足,机构监管能力不足,混业经营将会混乱。正是在他的坚持下,“三个协会被分开”,金融机构根据其主要业务被分开。

目前,金融业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其他行业的总利润,大量的人才涌向金融业。去年,我应邀给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7个字的毕业生演讲,我充满了情感,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发表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言论。然而,另一种感觉无法表达。当时,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面临着,因为不仅我们学院,而且其他系和系的学生也主修金融。未来,有多少优秀的年轻人愿意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更别说是公共经济学家了。面对今天的金融混乱,我不禁钦佩朱镕基同志的英明远见。

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金融危机后,2010年1月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经写道:“美国应该向其邻国加拿大学习。”更具体地说,加拿大更严格地限制了银行业的杠杆作用,并限制了证券化过程。毫无疑问,近年来加拿大的这些限制使银行家失去了许多提出所谓聪明想法的机会,但事实证明这些限制是正确的。”。根据我的国际比较观察,加拿大的金融市场被认为是最“无聊”的。金融部门严格规范和控制混业经营,限制衍生产品的产生和交易,防范金融风险传染,注重保护金融消费者,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加拿大的银行系统也被S&P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银行系统。它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刻反思。

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论点3:防范灰犀牛可能是不可能的。

楼继伟认为,房地产金融化和金融不真实是最重要的宏观风险点(灰犀牛)。

事实上,早在2015年初,“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指出了这些关键风险。

顾名思义,“灰犀牛”的棘手问题不在于你能否看到犀牛,而在于你能否尽快采取行动(见本文:《灰犀牛》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被杀,也被媒体称为第一篇解读“中国灰犀牛”的文章)。

《灰犀牛》的作者米歇尔·沃克深刻地说:

灰犀牛威胁理论的核心矛盾是,当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还处于初级阶段时,我们会感到我们很匆忙,没有时间去处理它,所以预防措施束手无策;当危险真正到来时,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此时此刻,虽然我们有财力和物力来应对这场灾难,但无论是想减少损失还是事后收拾残局,代价都将是天文数字。

楼继伟借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我记得美国前财政部长汉克?当保尔森卸任后与我交谈时,他说,2006年上任后不久,他觉得金融风险就像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但社会上没有共识,他手中没有武器,他眼睁睁地看着风险爆发。

当时,美国金融界,除了汉克这样的少数人?保尔森,本?伯南克,蒂姆?尽管盖特纳发出了警告,但整个社会没有达成共识,“灰犀牛”只是一种现象,没有人意识到要阻止它从“灰色”变成“黑色”。危机积累和整改共识形成的速度正在加快。前者一直领先,直至雷曼兄弟(Lehman)破产和“黑天鹅”(black swan)的出现,整顿混乱、拯救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共识逐渐形成。

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论点4:真的有减税吗?

近年来,从学者到企业家,有许多声音呼吁减税。特别是,特朗普减税政策在美国的实施增加了中国减税的紧迫性(见本文:不应减税的美国已经减税。最应该减税的中国应该等待什么?).

楼继伟并不否认减税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作用,空空间仍然很大。例如,在收入方面,减税可以促进企业增加在R&D的投资和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在这些方面,财政政策应该是有希望的。

然而,楼继伟认为,税收已经减少:

减税方面,2017年财政收入17.3万亿元,增长7.4%。这一增加具有减税的效果。如果财政收入与10.5 %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6.9%+3.6%平减物价指数)保持同步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应该达到17.8万亿元,比实际收入多5000亿元左右,体现了减税效应。

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自卫色彩。在楼继伟担任财政部长期间,备受期待的财政和税收改革并未破裂。

当然,楼继伟也承认,空的减税余地仍然很大:

经过进一步分析,still/0/12365だよ存在减税问题,因此应推进所得税改革,加大企业所得税的研发扣除力度,将个人所得税改为综合征收,从而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避免个人所得税异化为“工资税”而形成逆向调整。在减费方面,所有缺乏上级法律法规依据的非行政许可审批费都已在中央清理,但在地方政府层面,仍存在大量此类“灰色地带”费,应是下一次减费的重点。

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刘胜军:“个性财长”楼继伟的跨界警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