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6字,读完约7分钟

2016年以来,随着个体工商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合一”等商业体制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新的市场主体继续高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观察企业家的发展趋势、痛点和困难。

数量和质量齐头并进

首先,初创企业数量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红利的发放,2017年前三季度新增企业451万家,同比增长12.5%,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16500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真正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企业数量为2907.2万家,同比增长18.0%,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表明中国的二元创新已经进入深度和广度发展阶段,创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二是创业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约80%的新建企业从事第三产业,这推动实体企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15年底的74.83%上升至2016年底的76.00%。同时,服务业新兴企业的现代化趋势突出。2017年,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仍是创业热点,同比分别增长41.1%、22%和18%。

三是创业企业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出现了。2016年,中国有131家“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网络金融、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物流、文化娱乐、新媒体、人工智能等17个行业。

第四,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逐步建立。2017年上半年,全国共取消478.5万个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2.4%。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进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第五,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稳步增长。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企业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和实际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5.73%和9.65%。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增幅为10.10%,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2016年,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合作社、成员总数和总投资分别增长19.0%、17.6%、7.8%和19.8%。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简政放权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家负担,提高效率,但也存在改革深度不够等问题。目前,创业还存在许多行政审批环节,如环境评估、能源评估、可行性研究、土地和规划等。行政审批周期长、成本高,有批量代管的情况;空在促进工商登记制度、管理企业名称登记、优化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方法、简化注销程序和手续方面仍有改进余地;企业家公共服务有待提高,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重点不突出。枢纽平台丰富的政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吸引企业家的优质服务尚未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缺乏投诉和维权渠道,他们的权益需要得到进一步保护。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融资难仍然是企业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企业家的融资渠道仍然不畅。目前,多家银行已经调整了对中小客户的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普遍提高了20%以上。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困难依然突出。

创业主体在享受成本降低政策时,收益感较弱。一些企业家反映,相关政策的执行仍存在“最后一英里”问题,降低成本仍面临繁重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金融研究院的在线调查数据,80.4%的企业认为有必要继续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原因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税务机关减免税积极性不够,部分企业家不了解相关的减税政策。政府部门之间联系不充分,信息共享不充分,使得一些优惠对象的认定标准不一致;过于严格的规定和复杂的程序导致企业家的执行成本较高,这使得企业家往往放弃享受相关的优惠待遇。另外,在一些地方,由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存在着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而通过提前征税来任意增加税收负担的现象。各种收费项目也是企业家感到负担沉重的原因。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创业主体创新能力弱。大多数企业家对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受体制、环境和资源的限制,“不敢创新,不能创新”的问题十分突出。原因是,目前,大学和研究机构占国家创新投资的绝大部分;一些风险资本只投资于轻资产项目以规避风险,而不是长期项目,这削弱了风险资本在支持创新和培育创业企业方面的作用;由于难以合理估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科技银行的作用有限。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企业家的地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华东地区历来是新注册企业和实体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占全国的一半。在这方面,一些地区与东部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无论是新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还是实际个体工商户,东部地区个体工商户数量最多。各省(区、市)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速度差异很大。2016年,各地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比增幅最高,为41.97%,最低,为-46.37%。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促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促进商业环境的改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引导企业家有序退出,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开工率和存活率;建立和完善分权措施政策有效性动态评估体系,继续深化商业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策服务效率;加强企业家诉讼渠道和法律服务建设,提高企业家维权程序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加快实施降低成本政策。对于已经出台的降低成本政策,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家进入优惠政策范围,帮助他们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实施降低成本政策后,应重点评估政策效果和中间可能出现的障碍,并及时做出调整。此外,要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家的税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支持互联网企业等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享受相关政策;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逐步完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和标准,促进抵扣链的完整性;加大对企业创新亏损的减免税支持力度,允许其前三年的利润弥补亏损,并返还前几年的所得税;进一步加大对大型创新创业平台的税收激励;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促进创业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各类收费项目的整改和清理。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完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完善创业补贴政策,设立企业家贷款补偿专项基金,探索构建完善的“银行+企业+平台”融资模式,创新政府、银行和企业风险分担机制,缓解企业家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导向作用,完善贷款援助风险保证金制度,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体系,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鼓励条件较好的创业企业在创业板和创业板上市。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家创新。向各类初创企业公平开放更多的国家科技项目资源;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加大对科技成果承担、转化和产业化以及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的财政补贴力度;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平台发展,建立互联网众筹平台等。,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地引导科技成果完成转化过程;继续鼓励科研院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壮大创业创新团队。

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刘芳)

标题:刘方: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创业主体发展态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503.html